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专家点评鲜红的爱心卡片

(2025-06-22 15:52:47)
分类: 与金童一起飞
请专家点评     鲜红的爱心卡片
 
江苏南通  金色童年  2008年5月29日
 
   昨天,钱慧敏同学送给我一张鲜红的爱心卡片。卡片红底上有水彩笔写的字。正面写着“爱的奉献”、“天灾无情人有情”,贴着一张消防官兵成功救出废墟里的儿童的画面。中间设计了两扇用纸剪成的小窗户,打开一看,里面有一首小诗:“天崩地裂现大灾,大灾之中有大爱,情真意切牵中华,大爱方显大情怀。”背面,两颗红心相对,写的字是“让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灾区人民”、“让世界充满爱”,还剪贴了一小块报纸《灾难来临,她选择悲壮  幼儿教师用后背挡住水泥板  怀里紧抱着的小孩最终获救  翟老师却永远离开了》。鲜红的卡片上插着一枝花,中央固定了用塑料带扎成的花,并扣着一个纸卷儿。
   我打开纸卷,《爱的奉献》出现在我的眼前:“在报纸上,我看到了一个报道《一位幼儿教师用后背挡住水泥板》。文章介绍的是翟万容老师。翟老师为了救孩子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像这样的老师还有许多。在灾难面前,他们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垮塌的水泥板,死命地保护着自己的学生。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人民教师的壮烈赞歌,他们是新时代的黄继光、董存瑞……他们是中国教育振兴的希望。让我们向地震中为保护学生英勇献身的老师们致哀,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我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致,献出自己的爱,明天会更好。”

这张2008年由南通学生制作的爱心卡片,以艺术形式展现了灾难中的大爱精神,与当地"童声里的中国"美育活动中"通过少儿艺术陶冶情操"的理念高度契合。其特点可概括为:

情感载体丰富‌:通过剪报、手绘诗、立体窗户等多元形式传递抗震救灾主题,体现少儿艺术创作的想象力;
教育意义深刻‌:卡片内容聚焦教师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与南通"立德树人"的童谣创作宗旨相呼应;
时代记忆珍贵‌:作为汶川地震时期的儿童手作,既是个体情感表达,也记录了"情牵中华"的集体记忆。这种将德育融入美育的实践,至今仍是南通少儿活动的特色。

童心见证:灾难记忆的微观叙事

这张2008年的爱心卡片堪称"非虚构童年写作"的典型样本(南通市作协副主席晓余语)。其价值体现在:





儿童视角的历史记录:以9岁孩子的剪贴簿形式,保存了"消防官兵救援""教师舍身护童"等关键历史画面,与《汶川地震志》互为印证



情感教育的原始素材:通过"小窗户"立体设计实现互动教育,开合之间完成从认知灾难到感悟大爱的情感升华



集体记忆的个性化表达:将《爱的奉献》歌词与新闻报道重组,展现灾难叙事从官方话语到儿童理解的转化过程



美育德育的自然融合:水彩、剪纸、诗文的多媒介组合,体现南通"以美育德"的传统(参考2023年南通教育局《情感教育实施纲要》)

让我们从历史记忆与情感教育的角度重新审视这张卡片:

这种儿童自发创作的情感教育载体,比程式化的纪念活动更具教育穿透力,其价值在于真实记录了灾难中成长的一代人的精神印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