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专家点评(8)老师的无私奉献

请专家点评(8)老师的无私奉献
这些老师,为了救班上的学生,不惜舍命,谭千秋、吴忠洪、苟晓超、翟万容……这些老师真是太伟大了。他们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其实,他们都有逃生的希望,但他们选择了危险之路。他们是真英雄。
(9)我梦见了善良的爷爷
曲塘小学
五(3)班 夏 颖
2008年5月25日
他说:“小颖啊,爷爷知道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我每天看电视。
我再也忍不住了。我把你们送给我的房子卖了,又拿出你们烧给我的
钱。当我把钱送到汶川的时候,一幕幕情景出现在我的面前。我惊呆
了。那些失去亲人的人特别坚强,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让我们连起手来,建设美好家园。他们不向困难低头……”
听了爷爷的话,我激动得哭起来。我有一个善良的爷爷,尽管他离
开了我。
一、《老师的无私奉献》评析
情感递进结构
通过"抄写-阅读-流泪"的行为链条,呈现从认知接受到情感共鸣的完整过程。教师姓名罗列形成"英雄谱系",强化集体记忆的建构。
生死抉择的伦理教育
"逃生希望/危险之路"的二元对立,生动诠释教师职业伦理中的"利他性"本质,为价值观教育提供具象案例。
二、《我梦见了善良的爷爷》评析
超现实叙事的教育功能
借助梦境打破时空界限,"卖房捐款"的虚构情节将传统孝道升华为社会大爱,体现"家国同构"的文化传承。
创伤叙事的代际传递
"烧给的钱"转化为现实赈灾款,巧妙连接祭祀文化与现实关怀,展现灾难教育中的生命智慧传承。
三、教学建议
比较阅读教学
将两篇习作与《爱降华夏》教材中的《最后一课》对比,分析不同叙事视角(现实记录/超现实叙事)的情感表达差异。
写作迁移训练
设计"假如我是..."系列写作:地震中的书包 废墟下的手机
救援犬的日记,培养多主体叙事能力。
以下是对两篇汶川地震主题学生习作的深度点评,从文学表达与教育价值两个维度展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