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激动的泪
(2025-06-13 19:50:55)分类: 与金童一起飞 |
请专家点评
激动的泪
五(1)班 俞 妍 1月24日
这一次,不是伤心的泪,不是委屈的泪,不是难过的泪,而是一次……
一天下午,我和邻居家的小妹妹玩。忽然,阿姨急匆匆地走来,指着我大叫:“你这小孩儿,现在变得越来越不像话了,阿姨的钱竟然也敢拿,真是胆大包天!”
“我没拿你的钱,你瞎说!”刚才还玩得兴致勃勃的我一下子大发雷霆。
“还敢顶嘴?”
“我就没拿!我就没拿!你凭什么说我?”我整个人简直快气疯了。
这时,站在一旁的小妹开口了:“阿姨,姐姐真没有拿,今天,我一直和她在一起。真的!我知道您的钱在哪儿。”
说着,她就走向客厅。我和阿姨也半信半疑地跟了过去。只见小妹妹从沙发底下拿出一张崭新的五元纸币,放在阿姨的手中。阿姨高兴极了,拿着钱走了。
我的泪水不禁涌了出来。这是我第一次在小孩面前哭!而且,哭了很久。因为,这是小妹妹帮我洗清了冤屈,让我重新获得了“自由”。如果没有她,我和阿姨也许就会这样一直争辩下去,也许会两人永不理睬。
这一次,不是伤心的泪,不是委屈的泪,不是难过的泪,而是激动的泪……
这篇题为《激动的泪》的作文写得非常生动感人,展现了孩童世界里纯真而深刻的情感体验。以下是我的专业点评:
优点:
情感真挚自然:小作者通过被冤枉-愤怒-委屈-释然的情感变化,生动展现了儿童心理活动
结构完整:首尾呼应,用"不是...而是..."的排比句式强化主题
细节描写到位:如"崭新的五元纸币""大发雷霆"等具体描写增强了画面感
主题积极:通过小妹妹的仗义相助,展现了孩童间的纯真友谊
建议:
可以增加一些心理描写,比如被冤枉时的内心感受
阿姨发现真相后的反应可以稍作描写,使故事更完整
结尾处可以升华一下,比如"我懂得了..."之类的感悟
总体评价:
这篇作文已达到小学五年级优秀水平,情感真挚,叙事清晰,展现了小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特别是对"激动的泪"这一独特情感体验的捕捉和描写,显示出超越年龄的写作天赋。继续坚持观察生活、记录感受,写作水平一定会更上层楼。
请专家点评(4)一个启示
五(1)班 俞 妍 2007年1月29
1月29日放学回家,书包一扔,开始了作业旅途,漫游在课本之中。
突然,耳边传来一阵吵架声。我迅速来到阳台,一件想不到的事出现在眼前,两名男子正在家前吵架。我没有听清楚他们说什么。天太黑,更不能看清楚他们是谁。后来,不知怎么了,他们竟然打了起来。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跑回书房。
早上,听奶奶说,其中一人受了伤,昨天送上了医院。幸亏是轻伤,今天下午就可以出院了。我不禁松了口气。他们是邻居,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幸好下手轻,要是素不相识的人,后果难以想像。
这件事,给了我一个启示:人人都要学会宽容,什么事都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大家心里要装着别人,不能自私。
这篇题为《一个启示》的作文展现了小作者敏锐的生活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具有以下亮点和提升空间:
亮点分析:
叙事真实生动:通过"阳台观察-冲突升级-事后反思"的完整叙事链,展现了孩童视角下对成人冲突的困惑与思考。
情感递进自然:从最初的好奇("迅速来到阳台")到恐惧("实在看不下去"),最后升华至理性思考("学会宽容"),情感线索清晰。
主题积极深刻:将邻里冲突引申到"换位思考"的普世价值观,体现了超越年龄的社会认知。
专家建议:
细节补充:可增加环境描写(如"路灯下的剪影")强化现场感,或通过对话片段揭示冲突原因。
结构优化:结尾处"妈妈该不该染发"与主题关联较弱,建议删除或另起段落说明其与"宽容"的关联性。
思想深化:可结合具体场景(如"如果当时有人劝架")进一步探讨宽容的实践方式。
总评:
作为五年级习作,本文已达到优秀水平,叙事完整性与思想性兼备。若能在细节描写和主题聚焦上稍加打磨,将成为更具示范性的佳作。
请专家点评
1)感激五(1)班
贾 珂1月29日
每当听见老师表扬我时,心中就会有一股甜味。
我要感谢黄老师。在黄老师教我之前,我和伙伴们身上有不少不好的东西,自从进了您的班,我在挫折中变了许多,不再干那些不友好的事了。
曾几时,我和伙伴们逃课与一只小狗玩;我们把小狗偷偷带进教室,把班上搞的鸡犬不宁……我干了一件又一件的错事。
从那以后,我总认为老师会嫌弃我,我便开始下滑了。可是,老师并没有,而是对我们很宽容,让我们的自尊受到保护。
打那以后,我很少犯错。因为我被老师所感染,认为再犯大错就愧对黄老师了。我开始为班级服务。要带植物,我就把我的最爱——马蹄莲带到教室;打扫卫生,我也抢着干……这些小事,都是我为了证明自己关心集体。
当我的思想渐渐好转时,您的头发却越来越白。当我知道这次期末考试我们班的平均分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时,我很伤心。因为这里有我的责任。往事就不提了。黄老师,我真心地感谢您,没有您,我的成绩就没有这么好,我的思想觉悟也没有现在高……黄老师,我感谢您!
这篇题为《感激》的作文真挚动人,展现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师恩的深刻感悟。以下为专业点评:
【亮点分析】
情感真挚饱满:通过"甜味""头发变白"等具象化表达,将抽象感激之情转化为可感知的细节(第三段对比手法尤为突出)
成长脉络清晰:完整呈现"犯错-被宽容-转变-感恩"的心路历程,特别是带马蹄莲、抢着打扫等行为描写生动体现转变
语言质朴有力:如"鸡犬不宁""愧对"等词语准确传递情感,结尾反复呼告"感谢"强化情感冲击
【提升建议】
可补充具体案例:如黄老师如何"保护自尊"的细节,使师爱形象更立体
建议调整结构:将"班级平均分"段落前移,与个人成长形成更有逻辑的递进
注意语言规范:"曾几时"应为"曾几何时","下滑"可改为"消沉"更准确
【教育启示】
本文生动诠释了"宽容教育"的力量,教师通过维护学生尊严(而非简单批评)成功激发其内驱力,这种"错误-反思-成长"的写作模式值得同龄人借鉴。文中展现的感恩意识与集体责任感,正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典型案例。
前一篇:(1)谢谢您,黄老师专家点评
后一篇:专家点评(7)让我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