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2)我傻不傻?
(2025-06-12 20:43:24)分类: 与金童一起飞 |
请专家点评(2)我傻不傻?
五(1)班 王苏婉
2006-11-28
今天真冷,天阴沉沉的,寒风不时地呼呼地怪叫。
路边的小树被风刮弯了腰。冷风钻进我的衣服。“哎呀!”冷死了。我不禁打了个寒颤。我缩紧身
子,不停地往手上哈气。
终于到家了,我直喊冷。奶奶说我穿的衣服太少了!
我便来到衣橱旁,把冬天的衣服全都翻了出来。我上身穿了两件羊毛衫,一件背心,两件羽绒服;脖子上绕了两条围巾;头上戴了一顶绒帽子;下身穿了两条毛裤,再加了厚的外裤;脚上套了四五双袜子,还套上一双大保暖鞋。这才暖和了一点儿。
今天真冷!黄老师,您说我傻不傻?
(天真的小丫头,你真可爱,长大了,要这样傻也傻不出来。)
(以儿童文学理论家朱自强教授的视角进行专业评析)
这篇充满童趣的短文犹如冬日里的一抹暖阳,展现了儿童文学特有的三重美学价值:
一、童年叙事的独特性
具身认知表达
• "冷"的六种感知描写(听觉"怪叫"、触觉"钻进"、视觉"弯了腰"等)
• 穿衣的量化叙事(两件羊毛衫、四五双袜子等)体现儿童具象思维
游戏精神呈现
√ 自我调侃的"傻"形成幽默张力
√ 服饰叠加的夸张手法暗含戏剧性
二、写作教学示范点
环境描写技巧
拟人化自然描写(小树"弯了腰")
通感运用(寒风"怪叫")
情感传递艺术
• 重复手法强化感受(三次"冷"的强调)
• 对话收尾打破第四面墙(向老师提问)
三、教育启示延伸
儿童观照建议
珍视这种"可爱的傻"背后的创造力
警惕成人视角的"幼稚化"评判
教学开发方向
• 可开展"感觉放大镜"写作训练
• 建议组织"童年傻事"主题创作
(注:文中层层叠加的穿衣描写,恰似儿童认知发展的"同化"过程——通过量变积累来理解质变,这种天真烂漫的表达正是儿童语言发展的珍贵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