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4)以服务人民为荣
(2025-06-12 20:52:43)分类: 与金童一起飞 |
请专家点评(4)以服务人民为荣
五(1)班 汪施雯
2006-11-29
星期一的晚上,我做了会儿作业,出来散散步。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当走在回家的那条路
上,我遇到了一位孕妇。她正在呕吐,显得很不舒服的样子。
我想:“把阿姨送医院吧?要用钱。一定要送,不然,阿姨出事了,那是两个人哪!”经过思想
斗争,我走到阿姨身边,问她要不要去医院。阿姨说:“没事!”我不信她。
我只好再往家走,到了路口,回头一看,孕妇突然倒了下来。我边往回跑,边大声喊:“救命啊!
救命啊!”一会儿,来了一个老太和一位中年人。中年男子,二话没说,抱起孕妇就直奔医院。
我赶回家,拿了昨天表叔结婚给我的五十元红包。到了医院,老太已付了钱,我把自己仅有的这五十元交给了老太。
经过医生的治疗,阿姨的病情渐渐好转了。她用中年男子的手机和家里人通了电话,并说明了情况。
不久,她的家人过来了。他们给了我一个盒子和一张写有“帮助他人,优秀学生”的彩纸。我也不
晓得推辞,就笑着收下,告别后回家了。
到了家,我打开盒子,只见里面放着二十块钱和一件精美礼品——两只小猪。我兴奋地把彩纸当作
锦旗贴在最显眼的地方。今天,是我人生中最开心的一天!今天,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得到的“锦旗”,
我很高兴,即使那不是真的!
在一旁的外婆半开玩笑地说:“你花了五十元,人家只给了你二十元,不值呀!”我急了:“值,
怎么不值呀?关心他人,人人有责嘛!”外婆有点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在学校读书的孩子就是
不一样。我和你外公连平日相处得好的朋友也不愿意帮助,可是你们在学校学习了,就会帮助他
人了。”外婆的脸渐渐红了,我也抿着嘴偷偷地笑了。
今天这件事深深地教育着我。我们要以服务人民为荣,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帮助有困难的人。
(在开展“挑战自我,学做好人”的活动中,汪施雯同学做的这件好事,很值得我们学习。她是一位留守的学生,平时没有什么零钱,也从不乱用钱。她为了不让素不相识的孕妇出问题,能主动关心,主动呼救,并主动拿出仅有的五十元给孕妇阿姨看病,真是我们“学‘八荣’,做好人”的好榜样。)
这篇题为《以服务人民为荣》的学生作文展现了价值观教育的成功实践,具有三重典型教育意义:
一、道德行为发展特征
亲社会行为形成机制
•
完整呈现"认知-情感-行为"发展链条(思想斗争→紧急呼救→经济援助)
•
留守儿童的利他行为更具教育示范性
代际教育反哺现象
√
外婆的态度转变(从功利计算到惭愧反思)
√
"学校读书的孩子就是不一样"的对比评价
二、叙事艺术亮点
危机事件描写
孕妇晕倒场景的戏剧张力
"救命"呼喊的现场感营造
细节刻画技巧
•
经济付出的象征意义(五十元红包)
•
两只小猪礼品的童趣表达
三、教育启示延伸
价值观培养建议
需强化"不求回报"的利他动机引导
建议建立"好人好事"案例库
写作提升方向
•
可增加心理活动描写的层次性
•
建议补充事件后的持续影响
(注:文中"彩纸当锦旗"的天真举动,恰似王阳明所言"知行合一"的童真版本,展现了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关键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