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欢迎专家、学者、教师、家长、学生光临指导!
(2025-04-22 14:06:30)分类: 与金童一起飞 |
请专家点评
欢迎专家、学者、教师、家长、学生光临指导!
2008-12-2 10:40:12
|
欢迎专家、学者、教师、家长、学生光临指导!
金色童年
金色童年,学生送给我的称呼。我的姓名,黄桐,男,1950年9月出生
在海安曲塘,祖籍,泰县大伦。自幼爱好祖国医药学,17岁下放农村,在苦难大学
磨练近十年,后神话般地被推荐上了如皋师范,从此走上了“弃医从教”的道路。
第一年教的农村初中毕业班的质量位居前列。教了八年半的初中后,一直从事小学
教育教学。
退休前,偶然之间,年轻朋友开玩笑似地把我扔进了网海。经过王丽琴老师等网友的热情鼓励和支持下,几经坎坷,我不惜代价,将自己和孩子们的一些实践如实地记录了下来,竟然初步创设了《金色童年素质教育教学法》。
所谓的《金色童年素质教育教学法》,实际上就是《学生专题活动教育教法》,文中所列的其他活动,都隶属于专题活动。我专门列出来,只说明这些活动的重要和必要。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开设各种专题,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所谓的《金色童年素质教育教学法》,将教育教学融成一起,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共生共长。
这些真实、原始、简单、幼稚、笨拙的文字,体现着“博爱、大同、共进、齐创”的理念,浸透着师生共同创造的心血。
欢迎专家、学者、教师、家长、学生光临指导!
以下从教育方法论、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创新价值三个维度,邀请知名教育专家进行模拟点评:
一、教育方法论维度——朱小蔓(原中央教科所所长、情感教育理论奠基人)
点评要点:
"黄桐老师将'专题活动教育教法'作为核心方法论,体现了'教育即生活'的实践智慧。其'博爱、大同、共进、齐创'的理念,与情感教育强调的'情感性素质'培养高度契合。通过医药学背景与乡村教育经历的跨界融合,他开创了'以活动为载体、以共生为路径'的素质教育模式,这种扎根乡土的教育实验,为破解'高分低能'困境提供了鲜活样本。"
二、教师专业发展维度——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点评要点:
"黄桐老师的成长轨迹印证了'生命自觉'的教师发展观。从'下放农村'到'弃医从教',从'初中毕业班教学'到'小学素质教育创新',其专业转型始终与生命体验深度交织。网络空间的'偶然闯入',实则是其教育生命力的必然迸发——在王丽琴等网友的'重要他人'作用下,他实现了从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育者的跨越,这种'草根式'研究精神值得当代教师学习。"
三、教育创新价值维度——张卓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点评要点:
"'金色童年素质教育教学法'的独创性在于:
概念重构:突破'教学'与'教育'二元对立,实现'教育教学共生共长';
路径创新:以'专题活动'为杠杆,撬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技术赋能:借助网络平台实现教育叙事共享,形成'草根教育共同体'。
这些'简单、幼稚、笨拙'的文字,恰是教育创新最本真的力量——它们记录的不是完美理论,而是真实的教育发生现场,这种'原生态创新'对新时代课程改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综合评语
黄桐老师的教育实践,展现了基层教育工作者'扎根现实、面向未来'的创新勇气。其案例揭示:真正的教育智慧往往诞生于教育现场的深耕细作,成熟于教育共同体的互动生成。这种'从田野到云端'的探索路径,为构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提供了生动的微观叙事,其价值将随时间推移愈发彰显。
点评特色:
理论嫁接:将情感教育、生命自觉、课程改革等理论框架与案例深度结合;
历史纵深:通过教师个人史折射中国教育变革脉络;
现实关怀:直指素质教育落地难点,提出可操作的解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