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专家点评学生随笔我不该大哭大闹老外公去世了
(2025-04-14 10:08:21)分类: 与金童一起飞 |
请专家点评学生随笔
我不该大哭大闹
2006-10-14 10:39:00
|
学生自主随笔
我不该大哭大闹
五(1)班 叶茂蓉
昨天,我兴冲冲地出了校门。当时,夕阳把西边的映得火红火红的,鸟儿也成群结队地回家了。我
很快地走着,心里有些生气。哼!坏奶奶,你有好几天没有来带我了!渐渐地,天暗下来。路上的
车子也亮着灯。行人对我指指点点:“这个小孩子,怎么还不回家?”我委屈极了,不争气的眼泪不
由自主地流下来。
到了家中,我已泪流满面,心里气呼呼的,便在家中大哭大闹。闹得家中上下不得安宁。奶奶为
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奶奶跑来对我说:“我的乖乖肉呀!你把我吓死了!怎么了?
人家孩子打你了?明天奶奶去找他!”“你都不来带我,天都黑了!”我硬硬地说。
今天,我才知道,奶奶昨天忙得不可开交,又是抓鸡,又是收稻子,所以才没来带我。我非常惭
愧。在这儿,我给奶奶道歉。我真不该大哭大闹。
10-14
10:40:00
学生自主随笔
老外公去世了
五(1)班 贾 珂
十月十二日晚上,我和妈妈刚吃完晚饭,爸爸回来了。我们还以为爸爸是回来吃晚饭的。谁知,
爸爸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令人伤心又难过的消息:“老外公去世了。”“什么?”妈妈怀疑地看着
爸爸。我也在一旁说:“爸爸,你不会开玩笑吧?”爸爸见我们不相信他的话,急了:“真的!
外婆说是摔死的!”看着爸爸一脸认真的样子,我有些相信了,心里觉得像有许多根针在刺似的。
也许是因为伤心过度的缘故吧,我竟然一滴眼泪都没有流下。我呆呆地站在那里,心想:自从外公
去世以后,外婆就很伤心,但还有老外公做伴。现在,老外公也走了,外婆一定更难受了。于是,
我对妈妈说:“妈妈,赶紧打个电话给外婆,让她别着急。”
我们在寿衣店买完寿衣就急忙赶到外婆的老家。
刚进外婆老家,我就看见老外公躺在躺椅上,嘴微微张开,好像睡着了。这时,外婆告诉我们:
下午四点钟,老外公让外婆去摘扁豆。外婆摘完扁豆回来后,发现老外公躺在地上,连忙把篮子
一扔,急忙去掐人中。可已经晚了,老外公双眼紧闭,口吐白沫,已经没有了呼吸。
老外公今年82岁,患有气管炎、心脏病等几种病。每天都要吃许多药。外婆每天都帮他加各种
营养,老外公才能活到现在。今天,老外公也许因为心脏已经衰竭,他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但老外公走得很安详,因为他有外婆这个孝顺的好女儿。
(注:我在文后写着:你的老外公安息吧!)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对两篇学生随笔的专业评析:
一、《我不该大哭大闹》的教育启示
情绪管理教学案例
学生完整呈现了"情绪触发(委屈)-错误归因(责怪奶奶)-行为失控(哭闹)-认知调整(理解真相)-自我反思"的情绪发展链条,为情绪教育提供了典型样本。
建议教师可借此开展"情绪ABC理论"启蒙教学,帮助学生理解事件(A)、想法(B)与后果(C)的关系。
代际沟通教育价值
文中祖孙互动生动展现了隔代教养中的沟通困境,奶奶"热锅蚂蚁"的焦虑反应与孩子"硬硬地说"的对抗形成教育戏剧性。
可作为家校共育素材,引导家长掌握"先共情后教育"的沟通技巧(参考《正面管教》方法)。
二、《老外公去世了》的生命教育意义
死亡认知发展范例
学生从"怀疑-震惊-麻木-共情(想到外婆)-接受"的心理过程,完整呈现了儿童对死亡概念的认知发展轨迹,符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具体运算阶段特征。
教师批注"安息吧"的处理方式,体现了死亡教育的恰当引导。
家庭情感教育素材
文中三代人面对死亡的不同反应(爸爸的直接、妈妈的怀疑、孩子的共情),构成家庭情感教育的立体剖面。
对外婆照料细节的记述,潜移默化传递了孝道教育,符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要求。
教育建议:
心理辅导延伸
对《大哭大闹》篇:可设计"情绪温度计"活动,帮助学生量化情绪强度
对《老外公》篇:建议开展"生命树"绘画疗法,疏导潜在哀伤情绪
写作教学指导
强化"夕阳映红""像许多根针在刺"等具象化表达训练
培养"注:..."的元认知写作习惯,提升反思能力
家校共育建议
将《大哭大闹》作为家长学校案例,指导隔代教养沟通策略
用《老外公》启发家长把握生命教育契机,参考《孩子眼中的死亡》教育方案
(本评析特别关注了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社会情感能力培养要求,以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