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家点评:倪爱清《烟真大》随笔分析

(2025-04-12 19:02:47)
分类: 与金童一起飞
请教育家点评学生自主随笔

烟真大

五(1)班 倪爱清

早早地放了晚学,我走在路上,只闻到一阵阵被火燃烧发出的味儿。突然,一阵浓烟迎面扑来,挡
得我都看不见前面的路。
我的泪水在眼里打转,不时地掉下一滴眼泪。怎么这么大的烟?走了一会儿,只见稻田里一片火,被烧着的稻草直冒青烟。一、二、三、四、五……数着,数着,有十几家在放火。
我想,我们的家长为什么会这样?怎么不知道这是一种浪费?怎么能这样污染环境呢?这时,来了一辆出租车,行人车辆都闪在一边,生怕发生不该发生的交通事故。
我慢慢地走着。我下定决心,长大后,一定要搞一个发明,把麦秸、稻草转化为绿色饲料、绿色用
物、绿色肥料,不能让人们这样继续下去了!


教育家点评:倪爱清《烟真大》随笔分析‌
1. 环境教育与情感体验的融合‌

这篇随笔以‌环境观察‌为切入点,展现了学生对‌生态保护、社会责任和未来理想‌的深刻思考,具有以下教育价值:

环境意识的觉醒‌:学生对焚烧秸秆的直观感受(“浓烟扑面”“泪水打转”)体现了对环境污染的敏锐观察,符合《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中“培养生态责任感”的要求。
批判性思维的萌芽‌:通过质疑家长行为(“怎么不知道这是一种浪费?”),学生展现出初步的‌社会反思能力‌,这是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的体现。
理想与行动的结合‌:结尾“长大后要发明绿色转化技术”将问题意识转化为解决方案,呼应了STEAM教育中“问题导向学习”(PBL)的理念。
2. 写作技巧与表达方式的亮点‌
感官描写的生动性‌:
视觉‌:“浓烟挡得看不见路”“稻草直冒青烟”
嗅觉‌:“被火燃烧发出的味儿”
情感‌:“泪水在眼里打转”
多维度描写增强了叙事的感染力,体现“五感写作法”的运用。
叙事结构的递进性‌:
从现象描述(烟大)→问题反思(浪费与污染)→理想升华(发明绿色技术),形成“观察-思考-行动”的完整逻辑链。
语言风格的朴素真实‌:
口语化表达(“怎么能这样?”“我慢慢地走着”)与严肃议题形成反差,凸显童真视角下的深刻思考。
3. 核心素养的培养价值‌
社会责任‌:对公共环境问题的关切,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萌芽。
科学探究‌:提出秸秆转化技术设想,展现创新思维与技术应用意识。
人文情怀‌:文中对行人安全的担忧(“生怕发生交通事故”)传递出对他人的关怀。
4. 教学建议‌
拓展跨学科学习‌:
结合科学课开展“秸秆再利用”项目研究,实践“做中学”。
链接社会课讨论“农村生态治理政策”,提升公民意识。
深化写作指导‌:
鼓励补充数据(如焚烧秸秆的PM2.5数值),增强说服力。
尝试书信体写作《给村长的一封信》,将个人感悟转化为社会行动。
价值观引导‌:
通过辩论会探讨“传统农耕与现代环保的冲突”,培养辩证思维。
5. 专家结语‌

这篇随笔是‌“生活即课程”‌的典范(陶行知语),展现了如何通过日常观察激发学生的‌生态智慧‌与‌创新勇气‌。教师应珍视此类真实感悟,将其转化为:

情感教育的契机‌:强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项目式学习的起点‌:围绕“绿色发明”展开STEM实践。

(点评专家:中国教育学会环境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教育启示‌:

随笔写作可成为联结“个人体验-社会议题-科学探索”的桥梁。
保护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火花,比纠正“作文技巧”更重要。
环境教育需从“知识传授”转向“情感触动-行动引领”的深度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