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四川吃过的。
我猜想,去四川旅行的人一半是冲着九寨沟和大熊猫的名气来的,另一半肯定是如我一样冲着四川的美食来的。眼下,川菜已经遍布了大江南北,各城市的大街小巷,担担面、凉皮、火锅等不少都打着四川的名号,川味****,蜀香****,哪哪儿都是。在非四川的地方吃到的川菜,大部分是根据当地人的口味进行改良过了的,这样才能有市场,不然太麻、太辣还真让人望而生畏。
还有,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他们在四川待过,尝过那里的味道,当他们和你在川菜馆聚会时,你觉得味道还不错的一道菜,他们常常会说出“赶不上我在四川某某地吃的……”、“那里的味道才叫好,这个一般般啦”等等诸如此类。听了这些,是不是很让人添堵啊,到底味道是有多特别,多好吃啊
。O(∩_∩)O哈哈~,堵完了,心里还真对那个地方挺向往滴~~~~~~。
好了,言归正传,介绍一下,我在四川,除了旅行社的团餐,自己吃过的味道吧。
这是在玩了九寨、都江堰等地回来后在成都吃的第一顿饭,当晚下着中雨,好不容易在酒店附近,春熙路边找到了这家店,当时就看门店挺大,人也热闹,于是就一脚踏进去了。
意外的相遇总是很美好,进了门店,单凭我第一感觉,这里味道肯定错不了。
于是,我更相信一位吃货的“行话”:“吃饭扎堆准错不了!”
我们点了担担面、红油龙抄手、海鲜龙抄手和香煎锅贴等小吃,先尝尝味。
面的味道和我没来四川之前吃到的面,的确不太一样,这里的面味道很足,口味略重,里面的料也很实在。
龙抄手的汤比较有特色,胜过了龙抄手本身。
这家店,让我想起了杭州的知味观。
川味凉粉。四元/份。
这碗凉粉是在路边的小店偶遇的。当时和同事及她的同学漫步在成都的巷子里,准备乘车去西南交通大学,下午两点多,点了这份中式“下午茶”。
味道我就不多说了,两个字“很好”。成都的大街小巷有很多这样的小吃店,他们或隐藏在大树下,或存在于路口的拐弯处,富有年代感的门脸和简易的桌椅,味道绝对的老成都。

我是在大学旁边吃到的这顿火锅。
锅底一上来,好有海底捞的感觉啊。
学校旁边的美味绝对经济实惠~~~~~~。

这里的调味料很简单,只有一小碟油料。
油碟里面配上点香菜和蒜末,搅一搅,算是调好了。

边吃火锅,边喝点花生奶,这边特有的花生奶哦。
开涮啦~~~
热腾腾的氛围,吃的非常过瘾。

在成都街头看到的各种腌制小菜和小吃。看着这些,是不是口水直往肚里咽呢。
成都的街头很特色的两种物品:麻将摊和辣椒酱。

都江堰南桥旁边的各种烧烤和土豆饼。
我买了一个土豆饼,辣味的,结果送到手上就这样了
。
老板,不带这样欺负人滴~~~~~
俺是不能吃辣的孩纸啊。~~~~(>_<)~~~~
南桥桥头的卖豆花的挑子。
至今我依然怀念那碗豆花,简易的挑子,做出了不寻常的口味,这才是真正的美食达人。
樱桃是四川有名的水果之一,在这里能吃到大大的红红的新鲜樱桃。
但注意,买樱桃的时候一定要还价哦,不然,价格很高呢。

在四川,除了吃了好吃的,我还看到了不一样的市井生活
人们三五聚在一起,一壶茶,聊聊天,打打麻将,悠闲地生活着。
在九寨回成都的路上,我们还被导游带到了两个店里购物。
一个是卖水晶的,一个是卖牛角梳的。

水晶店入口处有一个大大的紫色莲花水晶,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围观,看完了大水晶,我们被带到一个房间,工作人员放了一个短篇<雪宝顶传说>,这些水晶被赋予传奇色彩,无非是为了吸引游客购买。
这个是我特别中意的水晶天鹅。
茂县的格桑花牛角梳生产基地。这里不仅展示了牛角梳的制作过程,还出售很多牛角工艺品。

牦牛角经过层层工艺,被打磨加工成梳子等。
在这里教大家一个辨识真假牛角梳的小窍门:对着牛角梳“哈”一口气,闻到一股蛋白质的焦味(类似于头发烧焦)的味道,这个梳子应该是真的了。如果闻到化学材料的加工味道,则其为假的了。
还有一点,据说淡黄色的梳子,要比纯黑色的梳子品质要好。
成都是国宝大熊猫的故乡,这里有许多可爱的熊猫宝宝,
为亲戚朋友带上几件回去,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哦。
四川的游记到此结束。
O(∩_∩)O哈哈~,平安,喜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