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2012-09-02 20:51:35)
标签:

都江堰

游记

鱼嘴

飞沙堰

宝瓶口

分类: 行走江湖

【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都江堰倒像是一座大型的水利公园。


   在这次行程中,除了美景和美食外,我们还要去游览一个重要的景点,那就是游览水利工程鼻祖,都江堰,在这个大型的水利公园中,不仅有秀美的风景,还处处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谋略。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入园大门恢宏雄伟,红白主色与整园的郁郁葱葱行成明显的对比,气势很不一般。

【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岷江由山谷河道进入冲积平原的地方,灌溉着全市以东成都平原上的农田。岷江水从上游下来,流经地势陡峻的万山,一到成都平原,水速会突然减慢,夹带的大量泥沙和岩石随即沉积下来,淤塞河道。雨季水涨泛滥成灾;雨水不足时,又会造成干旱。

    古人为科学治水,采用竹笼装卵石,铺垫在江底,以做挡水用,不仅结实耐用更符合当地山石丰富的特点,同时在河底埋下粗壮树木,以示下游是否干旱,及时放水、挡水。
【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都江堰园内除了修建了水利小景之外,还有很多珍贵的名树名木。有些是树木的活化石-乌木,有些却是真实的。

    乌木,又称阴沉木,是树木长时间埋入河底中行程的。四川等地区,地震、洪水、泥石流常发生,将地上植物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长达成千上万年炭化过程形成乌木。当地有不少乌木的工艺品及展品,有辟邪之用。

   下面是几株修剪别致的银杏树盆景。这些盆景是我见过最大的“盆景”。

【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据说这一株是《西游记》中人参果树的原型。

     还记得猪八戒、孙猴子他们偷吃了人参果和看果的小厮吵起来,最终气急之下,将果树拔了起来。猪八戒贪吃,一口吞了人参果,吃完了竟不知果味如何,【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站在桥边遥望远山与河水,彼时已值傍晚,天气阴沉。
【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宝瓶口和离堆。

   宝瓶口由李冰他们人工开凿,将山体一分为二,左边是宝瓶口,右边是离堆。据说李冰父子针对地形和水情,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山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东侧凿出了山口,因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

   离堆。离山之堆的意思,由开凿宝瓶口时凿出来的石料,堆积形成的石堆。   【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飞沙堰。

   飞沙堰采用竹笼装卵石的办法堆筑(即入园门口展示的竹笼卵石),堰顶做到比较合适的高度,起一种调节水量的作用。
【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鱼嘴。

    此处就是“鱼嘴”,李冰采用中流作堰的方法,在岷江峡内用石块砌成石埂,即分水鱼嘴。鱼嘴是一个分水的建筑工程,把岷江水流一分为二。东边叫内江,供灌溉渠用水;西边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
【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后人修建的桥梁和水坝。
【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湍急的岷江主流。【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都江堰门口的左边是一处气势雄伟的南桥。

  这座桥从外形上看,像极了位于凤凰沱江之上的虹桥
【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四川】游览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天色已晚,河边华灯初上,河内水流湍急。

    趁着集合之前,我一个人匆匆来到了河对面的街上,这里大部分是烧烤、排挡的摊子,不少店家都开始排队了。好想留下来美餐一顿,心想伴着岷江水的水声吃着烧烤,味道和心情一定不错吧。可惜,我们晚上还要赶回成都,而此时天色已经不早了,只能作罢,在折回去的时候,在南桥边,一位老伯挑担子在卖豆花,看着老人和担子的样子,我猜味道肯定错不了,立即买了一碗,直奔集合地。

    而此时,天空已下起了豆大的雨滴。


                                                     旅行还在继续in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