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的黄龙比九寨看上去还要多情~~~~~
看完九寨沟,我们按照路线返回,去欣赏美丽的黄龙,黄龙位于松潘县境内,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绝”著称,是我国唯一的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
整个景区位于海拔三四千米之上,游览巴士穿行在高原上,沿途几乎看不到成片的民居,零零散散的分布着几户人家,透过窗户向窗外望去,隐约看到山间的牛群,巴士几上几下之后,终于把我们带到了黄龙的入口处。
因为整个景区海拔较高,导游和当地人们会出售一种补充精力的口服液,通常老人和对自己体质不那么自信的游客会购买服用,至于效果,可能会有些作用,但我觉得应该是花钱买个心安吧。黄龙山体有一千多米,登黄龙有两种途径,坐缆车(约90元/位)和徒步,我们一车约四十个游客,除了我和我的一位同事,其余人都选择坐缆车了,所以,我俩在山底备好水和干粮后,就快步出发啦。




整个景区非常壮观,色彩斑斓的钙化彩池分布在登山道的两侧。
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碧蓝的池水和米黄的池底,再加上树枝上嫩嫩的绿芽,一切都美得那么刻意和不真实。






面对每一汪池水让人浮想联翩,是不是哪位仙女打碎了自己的梳妆镜,镜片散落人间,化作一汪汪池水。




行走登山道中,忍不住的会停下脚步,欣赏沿途的美景。或是抬头望望蓝天白云,或是对着池水发发呆。
饱含生命的嫩芽配上干枯的枝干,总觉得这样的搭配充满了力量和生生不息,我爱这样的景色,既有“枯藤老树昏鸦”的苍凉感,又有“枯木逢春”的气息,不管是对视觉还是对想象力都很有冲击力。
这,才是大自然。




黄龙山体生长着许多杜鹃花,这是我在登山的途中见到的一种小花,含蓄低调的盛开着,不知这是不是杜鹃的一种。




山上的枝干大多是丛生而“嶙峋”状的,像这样笔直的枝干并不是很多。


这一片池水更形象的证实了我刚才仙女碎镜洒落人间的联想。

远处的雪宝顶,海拔五千五百多米。
雪宝顶是岷山主峰的最高峰,此处是藏族苯波教七大神山之一。每逢6月15日和6月25日为朝山期,有无数藏、羌、汉民前往朝拜。


黄龙山体上有几处人工建筑,这里还在不断开发中,为了完善旅游设施和景点开发,在山顶动工所需的建材大部分是人工运上去的,他们靠背篓和自己的肩膀,将一块块转头和一袋袋水泥黄沙运到山顶,通过这样体力劳动赚取生活费用。他们自己准备了"T"形的支撑工具,走累的时候,将工具支撑在背篓下面,稍作歇息。




他们艰难的行走在山间,每日两至三次,每次约30元,他们的形象在我看来,每一位都很高大,用自己的体力来支撑家庭,非常了不起。
在途中,我看到一位手臂有点残疾的老人背着背篓在休息,这时候,有一位游客上前去要跟老人合影,老人显然有些被不知所措,但面对镜头,老人还是笑开了花,完了,游客硬塞给老人十元钱后快步走开了,尽管有点史料未然,老人攥着钱对游客投来了感激的目光。
看到这一幕温馨的画面,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山顶为数不多的小卖部。

干涸的水池,现在只剩下钙化后的池底,像是水泥的一样。



山顶的五彩池。
这里的水最蓝,池底钙化的成度最高。
我和同事在五彩池边遇到了乘缆车上来的队友,缆车是将他们带到五彩池旁边的一座山头,为了看五彩池,他们还要走好长一段距离翻过山头,所以,五彩池是他们看到的第一处景色,而是我们看到的最后一处景点。

游览完五彩池,天空下了小雨,气温开始降低了,我们快步下山,黄龙和九寨都是高原气候,气温变化无常,所以,游览时一定要备一件衣服,以防降温。
再次,经我亲身鉴定,登黄龙,真的不累,整个登山道修建的非常规整,行走也比较方便,对于一般稍作运动的正常体质,完全能够承担的住。
旅行还在继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