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西兰:罗托鲁阿(Rotorua),清晨与黄昏

(2010-08-16 16:38:21)
标签:

新西兰

北岛

马背水手

摄影

原创

罗托鲁阿

旅游

分类: 澳新之地

    6月16日,阳光明媚。驱车,前往罗托鲁阿。

    出了奥克兰市区,就是纯美的乡村景象。那天高云淡之际会,那广阔农场牛羊之徜徉,那森林默立之从容,构成色彩斑斓层次分明的油画。车行其中,仿佛消逝了所有声音,只留下不断的美景向后移去。车,便如同船,静静地漂行于美丽水面镜泊。

    所有声音都消失之时,便只剩下感受的心。惊讶地想叫喊出来,却无言语可达。

    在这样一步一景的行走下,终于到达一个分叉口分道。我们没有选择前往汉密尔顿的方向,而是选择了必然经过剑桥(Cambridge)小镇的那条路。我知道,Shang对于剑桥小镇是很有感觉的,心有戚戚,。他试图,要和我一起分享一个美丽的地方。

    剑桥小镇很美,美得那样优雅。这个地方并不临河临湖,但大约有接近两万人聚集于此地,很多附近农场的农场主就住在这一带。我想在后面为剑桥小镇专门写上一小篇,于是,在这里就将它的美丽暂且搁下后表。

http://s2/middle/43892cd4g8decdc919f61&690

(图1:途经剑桥小镇)

    在剑桥小镇吃完午饭以后,在小镇逡巡了好久,细细品味着这个小镇,觉得很舒服。直到时间告急,我们才登车继续向罗托鲁阿方向前行。公路两旁,依然是密不透风的森林,沿途到处是两人合抱不过来的大树,处处充满郁郁葱葱。

    罗托鲁阿距离奥克兰市大约230公里,说不上很远,大概需要不间歇的三个小时车程。只是沿路,你能明显感觉到,新西兰北岛的中部地区,农业是相当的发达,农场几乎是接连而行地存在着。

    而且,我们看到很多农场边上很特别的防风带。这种防风带,一般都是由一种很高的树,成排生长而成,大概有二三十米高,以至于成为绿色高墙。而最动人处,车行其中,两边农场的防风墙一夹,那感觉就如同船穿行三峡大坝。

    大致三点多,似乎接近罗托鲁阿,隐约中已经闻到了硫磺的味道。而越进入市区,这种硫磺味似乎飘散在空气的每一个角落。罗托鲁阿一带,是著名的地热名胜之地,坐落在火山多发区。那空气中的硫磺味道,就是从各个地热口冒出来的。

    虽然罗托鲁阿到处都是热泉,整个城市都是弥漫淡淡的硫磺味道,但整个市区环境却是非常优雅,处处是绿树花草,一尘不染,市郊森林密布。

http://s10/middle/43892cd4g8decdca0fd89&690 

(图2:罗托鲁阿市一角)

    在一个标记着中文“X X大法就是好”的很搞笑的广告牌前,我们左转,然后在GPS的指引下,很快找到了酒店,一个在当地算非常好的酒店。走出大堂,面前50米毫无遮拦的就是罗托鲁阿湖。向左200米,就是全球排名前十位的波利尼西亚温泉中心。

    入住放下行李,我建议Shang稍微休息一会,而我则独自拎上相机包,试图沿着湖去转悠转悠。

    于是一个人出了门。酒店外的一侧,就是临湖的灌木丛。我先沿着公路走了一小会,感觉有路可以直通湖边,于是一头扎进去。
http://s13/middle/43892cd4g8decdcb039bc&690
                                       (图3:酒店外一角)

    灌木丛也不是纯粹的灌木丛,有的地方又是树林。只是,无论灌木丛还是树林,都是远比人高,人行其中,不见方向。沿路则时不时有冒着臭鸡蛋气体的地热坑,搞得白雾缭绕。这时路边一定有各种科普介绍的说明牌,指明附近的地热特征以及形成的地质原理。这临湖一带,基本上设计成原生态的地热科普公园了。

不过,可惜的是,居然在这密林中穿梭了半个多小时,没有遇到一个人。于是在这种天地寥寥、唯我穿行的安静下,经过一个小木桥,又行进了十分钟的样子,终于抵达湖边。

 

http://s10/middle/43892cd4g8decdc084c89&690

(图4:走往湖边的路) 

    站立在湖边,空旷,寂静无声。满鼻子硫磺味道。时常见地热冒气体。陡然间觉得有些空旷。环顾四周,空无一人,只有诺大的罗托鲁阿湖,不停地冒着热气。

http://s7/middle/43892cd4g8decdc26daa6&690

(图5:罗托鲁阿湖)

    “罗托鲁阿”在毛利语中,大概意思是“双湖”。从地图上看,也确实是有两个环状的湖相连。但对于面积为23平方公里的湖,个人伫立岸边,其实只能观其一角,难以穷尽全貌。

    罗托鲁阿湖,因为大量的地热现象,似乎到处都在冒着硫磺热气,感觉上和习惯了的淡水湖,很不一样。甚至担心,湖中条件可否有利于各种生物的生长。但就是这个湖,湖中水鸟密布。那个密密麻麻的密度,也是很少看见,基本上达到了成群结队的地步,而且延续了新西兰鸟类的一般特征——不怕人。

http://s12/middle/43892cd4g8decf0d9faab&690

(图6:水鸟)

    突然,不知道什么声音响起,鸟儿一起起飞,布满天空。鸟鸣响彻云端,那万鸟齐鸣的景象,让我目瞪口呆。太帅了,这只有在想象中才能存在的、万鸟在头上盘旋鸣叫的场景,居然真实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http://s9/middle/43892cd4g8decf0cab698&690
                                 (图7:惊起漫天鸟鸣) 

    回来后,天色已经暗下来,Shang也修整了一会,于是一起去著名的、号称全球Top10的波利尼西亚温泉中心泡温泉。波利尼西亚倒是正宗的硫磺温泉,有室内和室外的多个池子。如果论条件,可能都比不过国内很多真真假假的温泉中心。但有一个景致却是让人非常享受,那就是池子紧临罗托鲁阿湖。

    于是泡着正宗温泉,看湖光水色,听鸟儿飞过的鸣叫,望远处灯火点点以及水中粼粼闪动的倒影,那份惬意,难以诉说。

    当然在这里也出现了一些跟团而来的中国人,并毫不犹豫地彰显了中国人合群和吵闹的特征。一旦有一群中国人出现,那整个场所都是高声说话以及开怀大笑的声音。不过现在我是以文化属性来看这个问题的,觉得那是和中国人高度社会化的生活内容相通的,中国人本来就是一个喜欢群居和热闹的民族。也因为认识到这些,对这些现象我已经消解了以前曾经有过的对错判断。

    爽爽地泡在温泉里,看着美丽夜色朦胧下的湖景,觉得有些好玩:有些民族,居然根本就不需要看见长相,单凭群体发声强弱就可以判断出来。

    温泉浴后,便前往市镇里找餐厅吃饭。不用走太远,整个市镇就不是很大,就在教堂和市政厅北面,就有几条街,全是各色餐厅,西餐及中日韩泰印等皆有。我们最终选择了一家泰国餐厅。晚餐很舒服,因为,居然吃着了很辣的那种辣椒。

    第二天,清晨。天气似乎有些阴。

    我们先来到湖边。Shang先走到湖边一角,摆上架势,打起了太极。而我,则沿着湖,缓缓走着,看湖面白汽缭绕。

http://s12/middle/43892cd4g8decf0bb671b&690

图8:清晨酒店一角)

    由于地热,湖中此起彼伏的地方,不分昼夜地向外冒着热气,而清晨的空气是相对清冷的,于是,这种白色水汽显得更为分明。

    此刻,大地初醒。而天空云层霭霭,延绵不断如同波浪般铺开的棉花阵。这是一种让人兴奋的场景,觉得真美。

http://s1/middle/43892cd4g8decdc732fc0&690

(图9:清晨的罗托鲁阿湖) 

    即便天气有些阴沉,我们仍然按照计划开车前往陶波湖。

http://s8/middle/43892cd4g8decdc4553f7&690

(图10:走出罗托鲁阿市) 

    陶波湖太美,美得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所拍照片也是多多,美丽景色如何表达,都难以为过。于是,在这里也暂时跳过,后面将单独写陶波湖。

http://s9/middle/43892cd4g8decdc63df08&690

(图11:陶波湖一角

    从陶波湖回来,已经是下午。可能是在美丽的陶波湖过于兴奋,劳累过度,回到酒店后居然睡着了。待得醒来,已经是晚饭时间。于是又出去逛街,这晚,居然见识了当地的夜市。

    所谓的夜市,其实和国内一些中小城市的夜市差不多,甚至规模还小一点,毕竟只占了五百米的一条街。但和国内夜市最大的区别就是,摊位比较整洁,整个街道绝对和“脏乱差”中的任何一个字无关。而夜市中所卖的产品,主要是附近农场提供的一些农牧产品,其中一些是加工过的农牧产品。

    我们居然还看见了一个蔬菜水果摊子,而更为惊奇的是,居然发现蔬菜上的包装印着中文。看来我伟大的中国人民已经开始介入新西兰的农牧业了。保不齐这农场主就是中国人也说不准。我们知道新西兰就是一个依托农牧业即跻身发达国家的这么一个地方,而席卷全世界的中国人,岂能放过这样一个地方的这样一个产业?想到此,有些骄傲,有些兴奋。

    稍微看了看价格,水果很多都是1~2纽币一公斤。蔬菜贵一些,一小包黄豆芽大约2纽币,绿色环保和新鲜是肯定保证的,价格,其实和“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当前中国大城市价格,差不了太多。

很没有出息,在罗托鲁阿的第二个晚上,就如同老鼠爱大米一般,怀念米饭,于是又选择了另一家泰国餐厅。两人,没喝酒,48纽元。

    边吃着饭,和Shang讨论着中国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包括土地流转的实施路径,以及资本进入农业的条件和路径,还有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的可能边界,等等。新西兰是一个发达的农业国家,其实很多的状态是能够为未来中国的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借鉴的。而我也预计10年时间左右,中国新的富人形态——农场主将大量出现。这种讨论,也坚定了我所认知的,技术进步、消费扩展及品牌化、农业产业化三个方向,就是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内容。

    来到罗托鲁阿的第二天晚上的这顿饭,吃得很饱满,有酣畅淋漓之感。

 

    第三天,天气晴朗。

    我们先去著名的地热公园转了转,然后因为偶然原因,误打误撞,闯入了神仙桃源一般的境地——塔拉维拉湖。这个不是旅游景点的地方太美,如同仙境。于是,在那里流连,始终不忍离去,直到很晚才回到罗托鲁阿湖附近的酒店。

    而,就在这一刻,黄昏,罗托鲁阿湖,为我们,显现了完全预料之外的美丽。

http://s6/middle/43892cd4g7497b23db315&690

图12:黄昏罗托鲁阿湖1) 

    本没有想到,从罗托鲁阿湖那里得到刺入内心深入的惊叹,但就在我离开它的前一个傍晚,在黄昏的色泽中,它,顽强地绽放了。

    黄昏的暮色,已经给湖面抹上瑰丽的色彩。水鸟旖旎于湖中突起的小滩。一切如此安静,如此绚丽,让我的心,陡然沉入湖底,然后,如同冰入温泉一般融化。

http://s5/middle/43892cd4g7497b23c2f34&690
                              (图13:黄昏罗托鲁阿湖2)

    真想时间永远停留在这一刻啊!

    这是我在罗托鲁阿湖最为动容的一刻。美丽,从来都是在喧闹之外从容甚至孤独地存在的,总在等待着抚琴雅士的感知相和。而这一刻,我的心成琴弦,拉满了,始终无语,却等待释放。

    这,就是我的罗托鲁阿湖畔的清晨与黄昏。而最终的蓦然相合,确实在离开前的那个黄昏。

http://s7/middle/43892cd4g7497b240c9a6&690

(图14:黄昏罗托鲁阿湖3) 

    在那个黄昏里,我感觉很开心,再一次感觉到,一个充满感受愿望的心,在这天地之间,从来得不到亏待。那落日黄昏的罗托鲁阿湖,演绎最为美丽动人之处,就是对我离开这个地方依依不舍的见证,也是送别我的最高的礼遇。

http://s16/middle/43892cd4g7497b24257df&690 

(图15:黄昏罗托鲁阿湖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