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并不是一个旅游的季节,尤其对于新疆,夏秋之季才是旅游的季节。我打电话给喀纳斯湖环湖宾馆的前台姑娘,居然还穿着毛裤。
原来本来想和向兄参团去埃及或者突尼斯的,全球流感的肆虐终于使得最后关头无法成团。在一阵郁闷后,我陡然觉得,摆脱郁闷的唯一途径,就是另外选一个地方,行走在那足够远的远方。
我坚信,无论什么样的风景,都有其特别的美丽。如同人生的路,无论悲喜,都是生命绽放的一页。既然那些人都去看夏秋的新疆,为什么就放弃5月新疆的美丽呢?我相信,5月的美一定与夏秋的美相通相容,却又有所不同。
用最短的时间决定,用最短的时间查阅资料,用最短的时间预约包车安排行程,我和向兄如约在乌鲁木齐机场碰头。未知的行程和风景激励着我们,小小的兴奋被期待的心情所推动。我们在机场附近猛吃了一顿清炖羊羔肉,两小时后继续转机飞往南疆重镇喀什,开始了一个不需要签证的远行。

(喀什街头1)
待得在喀什落地,已经是深夜。事前电话约好的司机曾师傅,已经在机场守候,然后转往酒店。新疆的日照时间很长,太阳要晚上十点半以后才能够落尽,所以还有一些人在街上行走。而车行在城市,能感受到边陲城市的那份安静与从容。
第二天的上午,曾师傅先带我们去办了后面去红旗拉普边防哨所的边防证。很简单的过程,只是我怕向兄担心害怕,就没有告诉向兄,这个地方曾经在08年发生东突分子袭击武警战士的重大恶性事件。
说实话,我们看到的喀什,充满安静与和祥。曾师傅告诉我们,维族老百姓也非常淳朴,比汉人要淳厚多了。有少量民族分裂分子,在08年发生一些事件后,也被政府狠狠打击了一番,喀什其实非常安全。
办完边防证,首先我们去了艾提尕清真寺。艾提尕大清真寺建于1442年,是全国最大的一座伊斯兰教礼拜寺。我去过的穆斯林国家也算比较多,看过很多清真寺,单就建筑本身已经不足以让我兴奋。倒是和向兄讨论了穆斯林做礼拜的一些规程和大净小净程序,回想起来很有意思。我一直觉得,旅行最重要的感受,就是试着去理解不同地方不同文化类型的人,它会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既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渺小,又让我们感受到生命感受的饱满。
这个清真寺的照片很多,我就不放自己的上去了。
而最让我惊奇的是,曾师傅把车一停,车门车窗都不关,就带着我们走开了。我们很是诧异。他说,没事,维族人很淳朴的,极少发生偷盗,伊斯兰教义对他们的道德约束是很深的。这多少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曾师傅是四川人,在喀什当兵退伍以后,就留在了喀什。他反复说维族人淳朴热情好客,很好相处。看来,和以前想象的南疆确实不一样。有时候,我们仅仅凭借道听途说加上想象,就可以形成对一个地方的印象,但往往和真相相去甚远。就象我08年去以色列巴勒斯坦一样,回来后总有人认为我刚从枪林弹雨中回来。而其实却是相反。

(喀什街头母女)
然后又逛了喀什老城、高台民居。因为很多的网上资料对这些地方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随便一搜索就能看见很多,此处我便不想再多去展开。

(远望喀什老城)
我只想说的一点就是,无论在喀什老城还是高台民居,我们遇到的维族人都充满友善。我在喀什老城的街道走过,无论是老人、孩子,还是30岁左右的壮年,都面带微笑,轻声说着你好。那种感觉,我已经离开很久很久以至于陌生了。
(喀什老城外观)
今天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依然能够想起那问好的清凉余音,那来自内心天然而真诚善良的微笑。我很感谢他们,他们微笑,帮我纠正了对一群人和一个地方的误解。
(孩子——喀什老城)
香妃墓是我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一个地方。它坐落在喀什东郊,实际上是一个著名家族的墓群。陵墓建于1640年,第一代是伊斯兰著名传教士玉素甫霍加。他死后,其长子阿帕克霍加继承父业,成喀什伊斯兰教依禅派的教领。由于其名望,后人把这里称为“阿帕克霍加墓”。而最引人的是埋葬在这里叫伊帕尔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爱妃,由于她身上有一股常有的沙枣花香,人们便称她为香妃。去过圆明园的应该知道“香妃塔”,看过金庸武侠小说的,也应该知道演义版的香妃故事。有时候,传说比史实更有吸引力。

(香妃墓)
阿帕霍加墓经历了三百多年的风雨历史的洗礼,其古朴的建筑风格和高超建筑技术是很值得一看的。
从这个阿帕霍加墓,是很容易看出来,大概500年前伊斯兰教传教并影响喀什一带的过程。这个家族之所以成为望族,其实是和其掌握宗教解释权有很大关系。我相信,乾隆之所以纳伊帕尔汗为妃,也与当时的维持南疆稳定有很大关系。毕竟,那时的自然交通条件的恶劣,使得中央政府必须依靠当地望族,而掌握道德法器的教首,必然是首选。可见当时,伊斯兰教如何深刻并绝对地支配着当地人的生活。
下午我们奔向达瓦昆沙漠。曾师傅把我们带到了他曾经工作的地方,去看一棵很大的胡杨树。而那棵大胡杨没有吸引我,而周边沙漠的苍凉却感染了我。我也开始对沙漠中的胡杨树,那种倔强的生命力,开始有了一点认识。

后来到达了有点名气的达瓦昆沙漠,其实就是达瓦昆沙漠风景区,一个当地开发的旅游区。这个地方,被向兄称为“盆景沙漠”。那种大自然的粗犷和张扬,其实都消失在盆景里了。
但无论如何,沙漠对于我等居于城市的人,总是充满着一些诱惑,那美妙的风纹和曲线,本身就是很美的。只是,很大的沙漠,除了我们三人,没有什么人,那种天地空荡,寂寥入胸。 
然偶然间,看见一老者坐着毛驴车,穿过沙漠,那生命的出现,让我们感觉到兴奋,也觉得景色灵动起来。

从达瓦昆沙漠风景区回到喀什,已经是深夜了。黑夜里,明日的帕米尔高原之行似乎透过夜空传递着诱惑。记得我来之前对向兄说“去新疆,看天高云淡,养浩然之气”。那大自然的猛烈、震撼,以至于鬼斧神工,将从明天开始。

(未完,下一部分:行走在帕米尔高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