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追的剧,看的书!

(2024-05-19 18:16:05)
标签:

杂谈

历史

       这段时间老是在朋友圈和各种推文中看到“我的阿勒泰”,于是利用周末刷了一遍,看完感觉还不错——就像某个网友所言,就当让眼睛旅了个游,赏了一盘新疆美景。而且故事情节的确也不错,没有随便上纲上线整道德模范,也没有过家家式的玩什么权谋游戏。就是一个怀揣作家梦想的文艺青年“去爱,去生活,去受伤”的故事。不过看似佛系的生活其实也暗藏玄机,让人不由得怀疑有洗脑大家躺平的嫌疑。比如张凤侠说“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没有人用,它就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她看似在安慰女儿李文秀,其实是鼓励她自由肆意的生长,不必执着于“有用”这个梦想,可谓人间清醒!如果有三分之一的妈妈能像她这么想得开,估计“鸡娃”这个名词都不会出现。不过这是不可能的,尤其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小市民们。我觉得人的生活环境其实对人的心态影响真的很大。在草原上生活的人,自由驰骋久了,大概心胸都会变得和草原一样辽阔,心境像蓝天一样疏朗,然而城市里讨生活的人,尤其是小城市讨生活的人,如果跳不出自己的生活模式,心境大约很难开阔起来。据说比下有余比上不足是最糟糕的,因为它始终让你心存希望勾到你不足的上,然而大概率没有什么人能够得上,基本上都累死在你努力勾上的过程中了。
       最近好像经常看到“低欲望生活”的宣传,我心里难免暗搓搓想这大概是zf所为,不然不可能这么全面开花,但是zf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呢?这传达了一个什么样的信号呢?这对我们未来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答案无从寻起,也无力寻起。
      看到《宋史》“食货志”了,很喜欢它的开篇文章,摘录如下:
      昔武王克商,访箕子以治道,箕子为之陈《洪范》九畴,五行五事之次,即曰"农用八政",八政之目,即以食货为先。五行,天道也;五事,人道也。天人之道治,而国家之政兴焉。是故食货而下,五卿之职备举于是矣:宗伯掌邦礼,祀必有食货而后仪物备,宾必有食货而后委积丰;司空掌邦土,民必有食货而后可奠于厥居;司徒掌邦教,民必有食货而后可兴于礼义;司寇掌邦禁,民必有食货而后可远于刑罚;司马掌邦政,兵必有食货而后可用于征戍。其曰"农用八政",农,食货之本也。唐杜佑作《通典》,首食货而先田制,其能推本《洪范》八政之意欤。
  宋承唐、五季之后,太祖兴,削平诸国,除藩镇留州之法,而粟帛钱币咸聚王畿;严守令劝农之条,而稻、粱、桑、枲务尽地力。至于太宗,国用殷实,轻赋薄敛之制,日与群臣讲求而行之。传至真宗,内则升中告成之事举,外则和戎安边之事滋,由是食货之议,日盛一日。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两陲,费累百万;然帝性恭俭寡欲,故取民之制,不至掊克。神宗欲伸中国之威,革前代之弊,王安石之流进售其强兵富国之术,而青苗、保甲之令行,民始罹其害矣。哲宗元祐更化,斯民稍望休息;绍圣而后,章惇倡绍述之谋,秕政复作。徽宗既立,蔡京为丰亨豫大之言,苛征暴敛,以济多欲,自速祸败。高宗南渡,虽失旧物之半,犹席东南地产之饶,足以裕国。然百五十年之间,公私粗给而已。
  考其祖宗立国初意,以忠厚仁恕为基,向使究其所为,勉而进于王道,亦孰能御之哉?然终宋之世,享国不为不长,其租税征榷,规抚节目,烦简疏密,无以大异于前世,何哉?内则牵于繁文,外则挠于强敌,供亿既多,调度不继,势不但已,徵求于民;谋国者处乎其间,又多伐异而党同,易动而轻变。殊不知大国之制用,如巨商之理财,不求近效而贵远利。宋臣于一事之行,初议不审,行之未几,既区区然较其失得,寻议废格。后之所议未有以愈于前,其后数人者,又复訾之如前。使上之为君者莫之适从,下之为民者无自信守,因革纷纭,非是贸乱,而事弊日益以甚矣。世谓儒者论议多于事功,若宋人之言食贷,大率然也。又谓汉文、景之殷富,得诸黄、老之清静,为黄、老之学者,大忌于纷更,宋法果能然乎?时有古今,世有升降,天地生财,其数有限,国家用财,其端无穷,归于一是,则"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之外,无他技也。
      所以说即使是腐朽的封建君王,他们统治的本心还是想要造福百姓的,那毕竟是他的子民。只是这些美好的想法在实施的时候往往困难重重,被奸官猾吏们各种操纵后变成了他们自己的敛财之道。所以一个政策再好,没有完善的制度都是白搭,最后得到好处的往往不是应该得到的人。
     上一周给娃儿们讲比较级最高级,把中国和美国的历史国土和人口进行比较,国土相差无几而人口相差十几个亿。在办公室谈及此,地理老师说世界发达国家人口都少,突然就想到了这篇文章中的"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的国家用财之技。中国人口据说也在减少,但要从十几亿这么大的基数减下来也是个漫长的过程吧?
      有人说“我的阿勒泰”就是一个文旅软文,甚至有人就直接说李娟是吃了地域红利,然而就算是软文也是一篇不错的软文,这地域红利她能吃到那也是她的本事。这些年来文旅宣传轰轰烈烈,然而对于远方我并没有多少兴趣,而且出去旅游我一般也不会抱太大的期望值,不过是到别人生活厌了的地方到此一游,能有多少意义呢!文旅宣传那些诗和远方,不过是为了拉人头过来消费带动经济,你不能全当真!比如李文秀的夏牧场生活,换个人换个遭遇或许就是人间地狱也未可知!总之看戏就看戏,不要过于当真! 一个人只要能满足现状,或许在什么地方就能把日子过成幸福的模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