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VVIIPP
VVIIPP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994
  • 关注人气:4,6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先天性椎管内占位病变(四)

(2010-06-24 09:03:50)
标签:

转载

分类: 我的医学影像世界
 

四、诊断标准

(一)流行病学特征

青少年发病,多见于男性。症状出现和缓解交替反复,具有波动性,也可表现逐渐加重。这种症状的变化性可能与囊肿周期性破裂或囊壁粘液的产生与吸收有关。

(二)临床特征

幼年出现症状,病变所致相应部位神经根性疼痛常是主要首发症状,可合并多种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畸形,或有脊椎发育畸形。

(三)影像学检查

MRI显示肠源性囊肿信号均匀,呈长T1、长T2信号,强度稍高于脑脊液,囊肿可嵌入髓内,也可向胸、腹、盆腔内延伸。应注意判断囊肿位于髓内还是髓外。

临床上本病应与椎管内囊肿相鉴别。

五、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囊肿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手术入路包括:前方入路、后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肠源性囊肿多位于脊髓腹侧,前方入路路径较短,但考虑到可能造成的手术创伤和并发症较大,故此入路临床采用者不很多。采用后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相比,前者显露区域较大,适应于体积大的囊肿;后者损伤轻,常用于较小的囊肿。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广泛应用,后外侧入路半椎板开窗,甚至采用锁孔(keyhole)椎板入路,对患者更有利,损伤较轻,且并发症少,脊椎稳定性受影响不大。在局部(或全身)麻醉下,常规打开椎管,切开硬脊膜,探查囊肿。仔细分离囊肿周边结构,注意保护邻近的脊髓和神经,小的囊肿可完整取出。如囊肿体积较大,也可切开囊壁,释放囊内容物,待囊腔塌陷后,再仔细剥离囊壁周围。对于囊壁与脊髓粘连紧密着,不提倡完全切除囊壁,以免损伤脊髓和神经。通常囊肿同周边的粘连多限于其与脊髓的接触面,轻轻地剥离及牵拽囊壁,即可将囊壁游离下来。临床上多见囊壁与脊髓的前正中裂粘连较重,在剥离此粘连处时,可用宝石刀作锐性剥离,最终可将囊肿壁完全地剥离并切除之。出血处用止血纱覆盖。切除的囊肿壁薄、光滑,呈灰白色,囊液色亮。肠源性囊肿通常可获得完全切除,术后复发率较低,预后良好。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