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我在东关街闲逛,看到一家店里卖我熟悉的绢扇,扇底是白绢,很柔和的那种白,衬托出水墨的深与淡,很清爽得立在扇架上,于是画面有了干净的美,一看落款是我旧时的邻居陶老太.
我很多事得问了价格,一把25元,我问可以低一些吗?店员说不行,是自己家姨画的,光扇底就卖10元,何况还得画起来,我看着一把一把绢扇,真有些买一把的冲动。当然我不能告诉店员我家有几把,每到初夏,陶阿姨就给邻居送一把,一是当扇子纳凉,二是送自己的作品也骄傲。
陶阿姨60几了,微胖,肤白,爱打扮,爱画画,爱小孙子。每天生活很忙,早上起来先忙老伴的早饭,然后去姑娘家送小孙子上小学,回来上菜场,然后买,汰,烧。
中午一家人回家吃饭,陶阿姨是最忙的,炒菜,装饭,洗碗,安排小孙子睡觉。然后陶阿姨一边整理家务,一边一位位的叫醒睡午觉的老伴,小孙子,姑娘。一家人都出去上班了,陶阿姨就开始午睡了,两点半陶阿姨醒来就会泡杯菊花茶,一边醒神,一边拿出扇面画画,画画陶阿姨是驾轻就熟,无非是牡丹,小虫,竹石,近来多了茶壶和书,画面虽然俗套但在当今,这种手画的扇子已经不多了,更何况陶阿姨的扇子送人的多,画多了才会在小店里买一些,最近扬州旅游生意火爆,东光街人满为患,陶阿姨的扇子卖的很快。
到晚了,陶阿姨眼神不济,就不画了,看电视,她最爱扬州的《今日生活》,一边听,一边热晚饭,晚饭很简单,无非粥,咸鸭蛋,黄瓜,阿姨晚上不吃荤,冬天加一只雪里红包子,初夏一只小粽子,春秋天自家摊点饼,简单得很,吃完和退休再干的老伴一起绕解放桥古运河一圈,遇见熟人打招呼,最爱别人喊陶老师。
到夏天了,抽屉里的绢扇该出来了,这种扇子风不大,但柔和,手工绢扇的画面本身就是夏天的“吉祥物”,不在用在摆设·。就像陶阿姨画扇不在卖,在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