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圆
乡愁绵绵
自大学开始,已有二十余年没有在老家过中秋节。年年中秋夜,皎皎明月当空时,乡愁便如洪水决堤,一泻千里。三杯两盏淡酒,怎敌晚来风急。凭窗远眺,故乡就在那里,遥远的距离,咫尺的依稀。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千里之外,故乡,是否也在思念人离乡贱的我们,此刻,亦是皎皎空中孤月轮?
http://sucimg.itc.cn/sblog/jb96a00d51dd194ba4c97bbaf7341534e乡愁绵绵" TITLE="中秋月圆 乡愁绵绵" />
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它不是荒丘中的不毛之地,却也是辽西十年九旱、多灾多难的恶水、穷山、荒地。直到外出求学前,我就在那荒僻的小山村里,度过了烂漫的童年时光,多梦的少年时代,不羁的青春岁月。在故乡过中秋的记忆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喜悦中定格,从此变成跨越20年的追忆。而那轮中秋的圆月,却如影随形,相伴我远游的人生。
那是怎样的时光?飒飒秋风驱散夏日里炙烤的骄阳,谷子在龟裂的泥土上方随风颔首,散发着成熟的幽香;向日葵不再逐日,在山梁上站立成望儿归乡的母亲;玉米褪去了青涩,在田野里摇曳着逼人的金黄;高粱是故乡中秋时节最当家的庄稼,收获打场,褪壳成米,便是养育我成长的食粮。故乡的荒野上,还生长着一种叫不出名字的野花椒,散落在坟岗间,节日当天去上坟祭奠故人时,那野花椒飘散幽幽的清香,久久地在秋风中弥荡。
故乡的中秋,干旱总会赋予节日难得的晴朗。白天里,秋收是这个节日的主题。老老少少,假期常是喜悦洋溢中的忙碌。高粱、玉米、谷子、棉花,花生,还有芝麻,黄豆,齐齐地在这个季节里成熟、收获,镰刀和毛驴车,脸上挂着高粱红的男男女女,是中秋节当日流动的风景;场院、碌碡,被摊成煎饼状的粮食,雪白挼软的棉花,散落似珠的花生,在这个节日里赶场而来,在毛驴车的啰啰声中奏响收获的秋歌。午饭是中秋节里最丰盛的一顿饱餐,家家户户无论有多忙,都会腾出人手来,提早张罗。午饭前,家乡还有上坟的习俗,男人和孩子们备好贡品、纸钱,去梁坡的坟地里祭奠已故亲人。下午,依然是忙碌。
直到月亮挂上梢头时,忙碌的人们才会得闲。月光如银洒落夜空,就像城里的灯光,搅动喧嚣。这时候,故乡的夜是最迷人的聚会,家家户户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桌上有花盖梨、红枣,还有大把抓沏成的红茶。男人们卷着旱烟,忽明忽暗的烟火,或深或浅的吞吐,烟圈悠悠地盘旋,烟味忽浓忽淡地飘送。此时,女人们则是银辉下的故事大王,故事里有月宫的玉兔、桂花树,也会有嫦娥和吴刚。而那些半大的孩子们多是叼了被大人切割成小块的月饼,将月夜下的小山村变成游乐场,嬉戏于清浅的水塘,躺在菜地里咬口挂果的茄子,浅尝辄止地逮口不知是辣还是甜的青椒,将青秸秆弯成虚拟的骏马,骑在裆下驾驾哦哦的吆喝。这一切,故乡的月亮定会记得。
http://sucimg.itc.cn/sblog/o1b15086fe5a0dc54f8e7d2053d694962乡愁绵绵" TITLE="中秋月圆 乡愁绵绵" />
每颗心上某一个地方/
总有个记忆挥不散/每个深夜某一个地方/总有着最深的思量/世间万千的变幻/爱把有情的人分两端/心若知道灵犀的方向/哪怕不能够朝夕相伴……毕业的那一年,我在他乡寻找故乡的月亮,许美静《城里的月光》里流淌着离愁和忧伤。他乡的月光也明亮,但她只照亮了我青年的梦想,却将乡愁的思绪越拉越长。故乡有多远,思念就有多长,故乡的月亮有多亮,思乡的别愁就有多悲凉。我在他乡的月光下举杯,向着故乡的方向,任泪水流淌,任思念汪洋。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http://sucimg.itc.cn/sblog/o074a9dfe43171fc8bc49b6fdb41b22c7乡愁绵绵" TITLE="中秋月圆 乡愁绵绵"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