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金川之死救不了沦丧的师德

(2009-11-23 23:53:43)
标签:

李金川

高中生

自杀

控诉

遗书

河南

郑州市

新密

实验高中

丛心开史

杂谈

  李金川之死救不了沦丧的师德

        丛心开史转张健

    学生违纪,家长请客送礼就能不了了之;学生按成绩排列座位,家长可以通过打点老师把座位从后往前调;学生有事请假,要先给老师塞现金;一次考试费没交即被停止考试,并被调入“平行班”……反映这些问题的是河南郑州市新密实验高级中学高三学生李金川。11月8日晚,该生在学校服毒自杀,在他留下的遗书中发现了上述内容。

    一般来说,我们的主流价值观认为,遇到困难,挫折,失败,用死解决问题是很懦弱的行为。但是现在的情况有些特殊,因为李金川同学面对的是一个很宏大的命题,很艰巨的挑战,解决得好坏又实在事关重大,他不是为私情而寻短见,也不是为学业,甚至不是为家境贫困而寻死,所以他有道义的优势让外人关注他的死。

    就我个人而言,少年时代的终结便是认识到自己不过是无聊平庸之辈的那一刻;后来能安然接受这个事实,当真是我壮怀激烈时所无法想象的。大概就是因此,在我看《麦兜响当当》时才会那般撕心裂肺。所以,在我看到李金川本人的遗书时,是非常想站在生死之外,去尝试理解他的痛苦和希望。

    关于我们的一些学校里会出现这样的事,成年人或多或少都是知道一点的。这就是教育之弊---教育行政化直接导致的: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协作关系,慢慢变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实质性的“上下级”关系。管理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向教师发号施令,甚至要求教师们要对他们的权威表示敬畏,教师们却几乎没有质疑和反对的余地。而管理者至上的结果,又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教师的责任心,从而造成了此次事件中教师彻底的师德沦丧。当然,一些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无奈的。

    所以,在河南郑州市新密实验高级中学这样的小环境中,一方面,教师必须要按教学大纲,教育学生要做个好人,要懂得真善美;另一方面,孩子们眼中到处是铜臭之气,和正大光明的腐败。这种被扭曲的教育,在催人求真向善的同时,又在散播着弱肉强食的极端功利主义,一些孩子因此想不开是完全有可能的。

    我猜想李金川更不能接受的是,在他死后一些同学和老师认为的,李的行为是过于抑郁厌世逃避生活,又说老师收礼“本身个很复杂的问题”。李金川本人不可能接受这一点:他根本就是害怕变成他周围的这些人,也正是我成年以后意识到所丢失的东西,而这个问题才是最真的问题。

    李金川曾经用生命书写的一句话:“我要用自己的死,来唤起人们对教育以及师德的反思”。对于我们这些生存者,对于成年世界而言,有价值的事情只有一件:对身边的那些,我们已经习惯并且已经学会接受的,而以前我们曾经纯洁地发自内心反对过的那些不对、不好、不应该的事物,我们还怎样去教育孩子去抗争。否则,他们还不曾追求,就已然放弃;他们还没有长大,就已经衰老;他们还什么都不知道,就什么都不相信了。

作者张健,评论作者,版权所有,禁止转载他用,违者必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