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念叨队”执法是城管法律滞后的必然

(2009-07-03 23:00:03)
标签:

念叨队

草台班子

行政执法

重庆

大渡口

眼神执法

经营

商贩

杂谈

念叨队执法是城管法律滞后的必然
             丛心开史转钟关村
    6月17日武汉洪山城管执法大队用眼神清理占道夜市排档刚刚谢幕,另一出城管执法新剧目又登台献映。据7月3日《重庆晚报》报道,大渡口区松青路社区近日活跃着一支10人“念叨队”,就像电影《大话西游》中的唐僧,连续7天,每天花13小时,对着一群占道经营者不停念叨,直到其主动撤摊,搬进农贸市场为止。
    如果说武汉城管的“眼神执法”是城管正规军奏响的文明执法变奏曲,舆论有点杂音尚且情有可原,那么重庆大渡口的这支“念叨队”,更像是一个由草台班子表演的乱弹琴,念念有词的演员均为闲散人员,导演似乎有难言之隐,只好一躲了之。于是乎,“念叨队”打出了“名气”,终于叫响全国。
    孔子2000多年前就说过,“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夫子这段话是教育仲由的,意思是说你小子不能玩粗野,要知道,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
     果不其然,“念叨队”代替了城管执法队,软暴力代替了刚性执法,老百姓还真的无所适从了,有受不了聒噪的人宁可回家就咸菜,也不忍再买菜。还别说,城管的效果还真的出来了,像眼神执法一样,不堪其扰的买卖双方有所收敛,不过问题也同时曝露出来--“念叨队”有什么权力对占道经营说三道四,又是谁赋予你的执法权力?
    这恰恰是问到点子上了。事实上关于城管一直以来就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早在1997年,为改变“七八顶大盖帽管不住一顶破草帽”的状况,我国城管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启动,迄今已走过12年的发展历程。然而不容乐观的是,尽管目前在全国已有包括县级市在内的一千多个城市建立了城管队伍,但这支队伍的归属并不统一,导致城管的地位依然模糊,也就是孔夫子说的“名不正”。也正因如此,城管执法近年来屡遭暴力抗法,城管执法的主体,比如类似重庆“念叨队”这样的“异类”更是屡见不鲜。
    而究其实质,出现“念叨队”并非偶然或个例,其实是城管矛盾日益激增、城管法律相对相对滞后的必然结果,这种违法现象与执法手段的不对称,势必会导致执法出现乱象。所以,我们在忍受“念叨队”执法的同时,更应该看到矛盾背后的法律缺失问题,唯有执法队伍名正言顺,城市管理才不至于频出乱象,百姓才不会心生太多的问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