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东方山印象/周桂芳

(2022-11-08 10:17:52)
分类: 行走散板

东方山印象/周桂芳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不在大,有林则幽。重游"三楚第一山"东方山,幽谷丛林、万木钟灵,清静古朴,如烟似雾。

                 

行走于万木丛林之间,沿着台阶步步登顶,听鸟儿翠鸣于空谷中,似明镜伏藏于仙雾匍匐处,细听声音由远而近、似真似幻,深动而明快的细语轻歌。一群鸟雀欢快而飞、或跳跃在林木间,真的是鸟鸣山更幽

连绵不绝,郁郁葱葱。山中古木怀抱之粗,幽幽深林遮天蔽日千年生长实乃修身养性之绝佳之地。亘古的石阶,途留多少世人的足迹与汗水,沾染了多少岁月的风霜雨雪。行走在山间古道上,仿穿越时空不知朝代几何许?

仿佛遥见,西汉武帝年间一代旷古奇才东方朔不顾年近桑榆,千里迢迢,登上东方山,结庐于此,采药炼丹,布施于民从而东方山就沾染了东方朔的点点仙气,山有仙则名。

“遥想公谨当年”,三国时期,东方山因其险要成为吴王孙权捍卫军国重镇的形胜之地,兵马驻守走马寨。与鄂城的西山,遥遥相望。听山下的老人说,儿时在走马寨上还依稀能找到当年东吴都城卫队的营迹。说不定,年轻威武的孙仲谋还亲上东方山检阅布防,指点江山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代时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穷困孤独,在灾难困苦中尝遍了世态炎凉。自己写给朋友的信大多都石沉大海,没有几人敢回信。原来所谓的花团锦簇的朋友圈,不过是些酒肉朋友,不过是些攀附权贵的势利小人,这才知道人生真心知己千金求难。难得有黄庭坚佛印二三个老友陪着他上东方山品茗赋诗,登高赏景,排解心中郁闷。在登高望远中修身养性,在参禅悟道中,豁然开朗,参悟人生哲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才变得豁达乐观,才能写出前后《赤壁赋》等千古名篇。

回望来时路,我们大冶人尊称为阁老清朝名余国柱,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却聪明过人舅父送他到东方山学堂读书。余国柱拜相后,回乡省亲,重回东方山,非常关心文化教育,东方山捐资修建亭阁,现在东方山山门牌楼上的“三楚第一山”这五个字,当年余相爷亲笔写。

往事如烟随风过,当我站在高高的石阶上,一阵阵山风吹来,耳边仿佛还能听到走马寨的兵马声,东方山学堂朗朗的读书声。千年前的东风朔在这里入世的浮躁之心慢慢沉淀苏东坡登高望远,吐露寂寞孤独含泪的心事随风而逝,现实于年轮无痕处。

行走山间,看天上云舒云卷,看世事苍桑变幻。回想自己的人生路,真的像爬山一样辛苦劳累。有时弓背埋头前行,累的气喘吁吁;有时走走停停,起起落落;人生就像上山,上山需负重前行,目标明确,累却充实,因为可以登上顶峰,一揽众山小,无限风肖在险峰;有时就像下山,不由自主,跌跌撞撞,一滑到底;有时,行到水穷处,不妨找个石头坐下来歇一歇脚,坐看云起时。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人到中年,经历太多苦难波折,才慢慢地真正读懂了苏东坡的《定风波》,才越来越喜欢苏东坡。智者乐水,仁者爱山。在山中,人小如蚁,平凡渺小;在山中,人如一树,静待花开。在山中,人静若处子,在沉静时顿悟,天地人合虚无而忘却自我。

                

一棵苍老的银杏印入眼帘,枝繁叶茂,高耸入云这棵银杏有着1400多年岁月年轮,结着厚厚的时光老茧。秋来,依然绿荫如盖,张开宽阔厚实温柔的怀抱,迎接一个个仰望她,走近她,围绕环抱她的人。银杏树高约30余米,直插云霄,树干约2米粗,四个壮汉难以合抱。人们站在千年古树下,不由得都想对她顶礼膜拜,都想嗅一下她清新优雅的体香,都想去抱一抱她壮硕粗糙却温暖如春的身体。她站在那里,落地就生根,一站就是千年。她一直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不言不语,苍生万物,她都看在眼里,刻在心里。她见证了东方山千年风雨,千年苍桑。她与东方山一起默默生长,一起静静修为。她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你来或不来,她都对你深情地凝望;你走或不走,她都张开温情的臂膀对你招手。她默默地送走一个个祈福的芸芸众生,她静静守望黄石这片欣欣向荣的土地,生生不息。千年风雨,千年基业,千年树人,生生不息,千年开枝散叶,硕果累累,福泽苍生百姓。

近看,古树的树干已被侵蚀得千疮百孔。树内壁已经凹陷不平,纹路沟壑众横,身都是伤痕累累,满的都是千年来风雨雷击、火烧、虫蚀的苍桑。而千年银杏根旁又长出了几棵碗口粗的银杏树,还新长出很多的小银杏苗。新长出很多翠绿色的叶子与老叶子,黄绿相称,美不胜收。那一刻,真的被眼前的千年银杏树振奋到、惊喜到,真的惊叹于生命力的旺盛与强大,真的折服于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真的是新老交替,吐故纳新,生命不止,生生不息。据说这棵银杏树为东方山开山鼻祖智印开山后亲手所种,历经千年风雨,见证了东方山的沧桑变化,堪称东方山上的“活化石”。千年间,这棵古树屡遭虫灾,曾被人们多次救治。历经沧桑,任时光流转,它依然风中傲立,受人们的鼎礼膜拜。

万物有灵。她就像我们的母亲一样,温柔善良强大博爱,虽伤痕累累,依然顽强拼搏,昂首挺胸,破除艰难险阻,开枝散叶,生儿育女。只要生命不止,就奋斗不止,只要生命不止,就生生不息,恩泽儿女,恩泽百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