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5周:预售连续缩量,融创并购万达文旅事件逻辑解读

(2018-11-11 18:43:43)
标签:

房产

周报

财经

纵论行业环境,深度剖析重庆市场


1、土地市场:


 上周土地市场密集推地,一共推出7宗地块,其中江北区占三宗,其他区域4宗,总共占地面积225969.2平米,总计容面积为505544.4平米,除大石坝地块外,其他地块面积均不大,其挂牌价格也不高。这与当前房地产市场转冷有较大的关联。


上周撤回一宗拟出让地,该宗地为中央公园地块,挂牌楼面达到8150。因故终止出让。

 

2、本周预售数据解读


预售许可证数据:

截止11月10日,本周预售许可证发放数量 40.7万方。其中商品住宅38.4万方,非商品住宅2.3万方

截止11月10日,本月累计发放预售许可证数量为59.7万方,其中商品住宅55.5 万方。

截止11月10日,全年累计发放预售许可证  2621.3万方,其中商品住宅为 2237.4 万方(本数据反应出来的商品房预售证周放量为45万方)

 

本周开发领域土地存量:     —40.7万方。

 

本周预售数据继续处于回落阶段,按照年度数据差为45万方,周数据差为40.7万方。低于全年周平均值,按照市场预期假设,本阶段属放量周期,但一些政策的约束,以及市场的观望,可能会导致开发企业阶段性放缓拿证的积极性。但随着全国各地市场降温信号确认,预售放量依然不可避免。


本轮行情过快上涨,必然会导致较大幅度的回落,这点在任何的经济事务中都是经过验证的客观规律。如何确保楼市不发生股市的股灾,当前政府管理工作中应该有所预期。合肥泰禾院子价格从21000直接到15000,虽然被政府叫停,但如果开发商销售不畅,现金枯竭,那么就会形成烂尾。从经济理论来说,让一堆楼烂尾会减少总体供应量,有利于降低价格下跌的冲击,但烂尾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极为艰难的过程。况且大量企业都是高杠杆运作,因杠杆破裂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也不是没有。如何防止房价下跌造成的市场冲击,将是重中之重!


截止本周,预售许可证放量占2017年2248万方的116.6%。(2016年为1840万方,2017年为2248万方)

 

3、融创并购万达文旅所有股份


融创并购万达文旅,从逻辑上来说是一个说不通的故事。


首先文旅项目巨大的住宅开发体量,相对较为偏僻的区位,因此需要万达的文旅故事去制造,吸引人气前去,通过活动改变地块的区域属性,成熟度,从而支撑住宅产品的价格和销量。而万达的存在,正是满足了文旅项目这个前提。


融创全面接受万达,失去了什么?第一万达所有讲故事的可能,这里会出现几个难题,第一是地方政府认为你没有讲故事的能力,在项目的开发建设上热情度下降,甚至出现怀疑导致的不支持;其次是一旦缺乏文旅故事,地块属性失去改变的想象空间,所有购房者思维理性化以后,地块相对较为偏僻的现实属性理性思考出来,会破坏购房者的购买逻辑。从居住的通勤时间,通勤距离,到城市配套,到城市成熟的这个逻辑演变一旦破坏,项目的销售,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那么从融创角度来看,是否具有操作文旅项目的能力和经验呢?首先融创之前只是一家纯粹的住宅开发商,并无文旅项目方面的积累;其次是一次接手项目过多,融创基本没有进入新行业的试错空间,必须一次性的完整的熟练操作成型,中间任何纰漏都会导致事故演绎恶化的情况;第三是文旅产品经营的经验是否可以用现金购买,这个答案显然是显而易见的否定的;第四市场会给多少时间给融创搭建文旅资源,以及融创有什么特殊渠道可以搭建文旅资源呢?如果对比万达,我们只能说两个字:很难!


而且这个事情,还在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当初融创并购万达时候,并没有将万达所有项目并购完毕,这应该看来是融创的一个失误,给了万达继续做文旅项目的理由和时机;其次是万达最近在贵阳和延安再次拿下文旅项目,结合原来没有并购的项目,万达全国文旅项目已经有7个,而按照王健林曾经自己的测算,全国能承载的万达文旅城差不多就10来个,现在万达自己已经有7个,未来万达如果继续拿项目,那么万达自己就有10来个项目,融创和万达在文旅项目上形成直接竞争,这个角度而言,万达和融创的所有友好,都会因为两个企业的直接竞争关系而破灭。从这个角度来说,融创是62亿斩断的是万达的友谊和情谊。


因此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融创全资并购万达的股权,都是一个不太符合项目操作的逻辑?当然也不排除融创有继续创造奇迹的可能,但显然难度是不小的!

 

 备注:附录中的月度数据均有及时更新!


 附录1:2012—2018年1—11月预售许可证数据与成交数据

2012年为1864.2万方; 1881.2万方

2013年为2681.6万方; 1968.4万方

2014年为1906.4万方; 1937.7万方

2015年为1971.6万方; 1999万方

2016年为1720.8万方; 2320.6万方

2017年为2115.2万方; 2964.4万方

2018年为2621.3(截止11月10日)

(本数据为重庆克尔瑞面板数据)

 

 

附录2:2012年—2018年11月的供应数据 与成交数据

2012年11月预售:280.3万方 成交:221.9万方

2013年11月预售:196.8万方 成交:206.3万方

2014年11月预售:249万方 成交:221.3万方

2015年11月预售:230.3万方 成交:212.6万方

2016年11月预售:117.3万方 成交:304万方

2017年11月预售:297万方 成交:289万方

2018年11月预售:59.7万方(截止11月10日)


6年10月预售均值为204.5万方,较9月均值225万方环比下跌9%;6年期间11月的预售均值为228.5万方,环比上升11.8%;


6年11月的成交均值为242.5万方,环比上升6.2%,其中16、17年贡献了所有增幅。11月6年时间的供求比均值为0.943。但对比10月和11月2016年市场背景与2017年市场背景,17、18年市场上涨的理由显得极为明显。


但结合2012—2013年数据来看,在10月放量后,11月预售明显缩量,而销售并没有因为预售的放量与缩量出现较大的变化,在2012—2015年,四年月均成交量为215.5万方,16—17年将10月的整体成交量拉升30万方左右。

 

 

附录2:2012年—2017年四季度数据(前预售许可证和后成交数据):

2012年:774.9万 677.8万

2013年:595.9万 629.5万

2014年:693.2万 713万

2015年:656.8万 646万

2016年:426.5万 957.8万

2017年:784.5万 1016.7万

2018年:290.2万(截止11月3日)

 

附录4: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和阅读重庆楼市,我们特意将楼市数据从2005年打通至2018年,这样就可以更加全面清晰的理解数据。


我们将数据段分为两个周期,第一周期属于容磁自己统计的数据,土地与预售按照国土局官网与cq315网站数据,成交数据运用的交响数据。


2012—2018年数据为克尔瑞数据,在统计口径上,我们不清楚克尔瑞的统计口径,在预售口径,克尔瑞与cq315存在大约5%左右的误差,如2017年cq315年度数据为2248万方,克尔瑞为2428万方,兹作说明。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QRtK3IgRwFR0jgLoOtzrLH5YTMbEHkC6LBFzHoMZeFo6eXzZxNy3tvvOHeYwJIlyP8WEtX9ibLlOtzemIID6ckg/64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QRtK3IgRwFR0jgLoOtzrLH5YTMbEHkC6rFh25pXGuTIzg7cPnIaUcwZQk0OoucqcszSWZqjRlPDwsUNp71tQiaQ/640?wx_fmt=jpeg

 

解读:

1、第一周期我们应该按照2006年开始计算,但我们提前了一个年份,即冲顶前的2个年份作为起始年份。


2、第一个阶段土地总放量为15731万方,年均2247万方;预售许可证总放量为13736万方,年均1962万方;成交量为11329万方,年均1618万方。


3、第二个阶段因为我们土地市场数据,还有两个年份缺口,故没统计,预售总量16076万方(18年数据计算在内),年均2297万方;成交数据14902万方(18年未计入),年均2483万方。


4、按照数据来看,可以很清晰的显示出来,为什么在2011年前房价为什么不涨的理由,在于市场出现较为严重的供过于求;开发领域土地存量为1995万方;销售领域存量达到2407万方。土地对销售的存量达到4402万方。


5、从年份数据可以看出,在2007年地价飙升以后,为什么房价不能跟随同步上涨的原因,在于市场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的局面,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这个阶段,全国主流开发企业不进驻重庆的原因。


6、第二阶段未考虑2018年数据,预售放量年均2286万方,成交量14902万方,年均2483万方,如果扣除2017年,那么成交量和预售数据基本处于均衡状态。

7、累计年化数据显示,在第二阶段去的库存,为第一阶段早期积累的库存,而2016年房价的显著上升,16年持续的库存减少关系呈因果关系。


8、土地市场在16年开始井喷,是否存在着土地缺口的问题,我们争取在下一期进行数据补足。


9、按照总体数据推测,市场上处于2016.5年之前的土地存量,大致有2000万方,而这2000万方低成本的土地,将可能在接下来时间段兑现(17、18并购项目,大多为第一阶段获取的土地)。


10、无论从那个口径来看,今年预售都会创重庆房地产市场有史以来的新高。市场接下来无疑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