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0、41周:万科事件全程回顾与解析(附2005—2018年重庆楼市数据解读)

(2018-10-13 20:26:51)
标签:

房产

投资

财经

纵论行业环境,深度剖析重庆市场

1、土地市场:

 

上周土地市场成交1宗小型地块,挂出2宗地块;成交地块为水土的商业商务地块,为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获得;挂出三宗地分别位于水土和大杨石组团,水土组团地块为一块纯居住用地,计容体量为194938.5方,容积率为2.5,挂牌价格为3500元,属一块标准的住宅开发用地;大杨石组团地块计容面积为32006方,挂牌价格为4100元。成交地块计容体量为14264.5方。成交楼面为2480元。

 

2、本周预售数据解读

预售许可证数据:

截止10月13日,本周预售许可证发放数量27.4万方。其中商品住宅18.2万方,非商品住宅9.2万方

截止10月13日,本月累计发放预售许可证数量为27.4万方,其中商品住宅18.2万方。

截止10月13日,全年累计发放预售许可证2358.6万方,其中商品住宅为1999.3万方。(本周周连续数据显示出商品房预售证为40万方,商品住宅为30.3万方)


本周开发领域土地存量:—38.5万方。

 

本周预售有两个数据,周连续数据差得到的数据与315网站直接公布的周数据有13万方的差,如果采信40万方,那么市场应该是一个正常的放量市场,如果采信27万方,则市场呈现出一定的抑制状态。

在克尔瑞公布的全国各大城市都出现过节后预售典型缩量的情况,意味着这并不是重庆市特有的个例,应该与开发企业总体决策或者是开发企业节奏把握有关,也与节前一周过渡放量有关。

 截止本周,预售许可证放量占2017年2248万方的105%,已经突破去年全年预售许可证。

 

附录1: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和阅读重庆楼市,我们特意将楼市数据从2005年打通至2018年,这样就可以更加全面清晰的理解数据。我们将数据段分为两个周期,第一周期属于容磁自己统计的数据,土地与预售按照国土局官网与cq315网站数据,成交数据运用的交响数据。2012—2018年数据为克尔瑞数据,在统计口径上,我们不清楚克尔瑞的统计口径,兹作说明。

http://www.czip.cc/d/file/zhuantihuii/3c378d3b80984e3cc110069b5d2e4875.jpg

 

http://www.czip.cc/d/file/zhuantihuii/7370d70d971b7acfeb95be84c83424c4.jpg

 

解读:

1、第一周期我们应该按照2006年开始计算,但我们提前了一个年份,即冲顶前的2个年份作为起始年份。

2、第一个阶段土地总放量为15731万方,年均2247万方;预售许可证总放量为13736万方,年均1962万方;成交量为11329万方,年均1618万方。

3、第二个阶段因为我们土地市场数据,还有两个年份缺口,故没统计,预售总量16076万方(18年数据计算在内),年均2297万方;成交数据14902万方(18年未计入),年均2483万方。

4、按照数据来看,可以很清晰的显示出来,为什么在2011年前房价为什么不涨的理由,在于市场出现较为严重的供过于求;开发领域土地存量为1995万方;销售领域存量达到2407万方。土地对销售的存量达到4402万方。

5、从年份数据可以看出,在2007年地价飙升以后,为什么房价不能跟随同步上涨的原因,在于市场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的局面,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这个阶段,全国主流开发企业不进驻重庆的原因。

6、第二阶段未考虑2018年数据,预售放量年均2286万方,成交量14902万方,年均2483万方,如果扣除2017年,那么成交量和预售数据基本处于均衡状态。

7、累计年化数据显示,在第二阶段去的库存,为第一阶段早期积累的库存,而2016年房价的显著上升,16年持续的库存减少关系呈因果关系。

8、土地市场在16年开始井喷,是否存在着土地缺口的问题,我们争取在下一期进行数据补足。

9、按照总体数据推测,市场上处于2016.5年之前的土地存量,大致有2000万方,而这2000万方低成本的土地,将可能在接下来时间段兑现(17、18并购项目,大多为第一阶段获取的土地)。

10、无论从那个口径来看,今年预售都会创重庆房地产市场有史以来的新高。市场接下来无疑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附录2:2012—2018年前三季度的预售许可证数据:

2012年409.7万方;

2013年699.6万方;

2014年696.5万方;

2015年580.9万方;

2016年383.4万方;

2017年695.7万方;

2018年929.5万方。

   

附录3:2012年—2017年四季度数据(前预售许可证和后成交数据):

2012年:774.9万   677.8万

2013年:595.9万   629.5万

2014年:693.2万    713万

2015年:656.8万    646万

2016年:426.5万    957.8万

2017年:784.5万    1016.7万

2018年:

 

 附录4:2012—2018年1—9月预售许可证数据

2012年为1401.4万方;

2013年为2203.5万方;

2014年为1439.8万方;

2015年为1534.8万方;

2016年为1457.8万方;

2017年为1625.7万方;

2018年为2318.6(截止9月30日)

 

附录5:2012年—2018年10月的供应数据 与成交数据

2012年10月预售:182.5万方     成交:176.4万方

2013年10月预售:281.3万方     成交:216万方

2014年10月预售:217.6万方      成交:231.9万方

2015年10月预售:206.5万方     成交:164.4万方

2016年10月预售:145.7万方        成交:299.7万方

2017年10月预售:192.5万方      成交:267.1万方

2018年10月预售:27.4万方(截止10月12日)

6年10月预售均值为204.5万方,较9月均值225万方环比下跌9%,从供应来说,10月依然是供应的低点区间。6年成交均值为225.9万方(环比上升17.2%,主要为2016与2017年数据贡献所致),但这当中2016年与2017年数据相对较高,拉高了整个均值水平。总体来说,供求关为0.906,市场为供不应求的周期(考虑到两个周期的替换关系,2012年与2013年为上一个周期末期,2016年与2017年为本周期起始周期,周期数据也是相对准确的)

  

3、万科最近事件解析

万科无疑是一个市场敏感型企业,同时万科也是一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与标杆企业。因此万科一举一动,都会被市场进行解读或者过渡解读。

9月29日,腾讯财经发表了一篇《万科厦门楼盘降价200万,开会高喊活下去  郁亮此前已自我检讨》的文章,一方面坐实了万科厦门楼盘大幅度降价,同时也坐实了万科那个满屏飞的活下去的标语属实。

10月9日,华夏幸福发布公告,万科拟收购华夏幸福河北33.93万平宅地近80%的权益。有媒体统计,万科三季度拿地458.7亿,相当于恒大,碧桂园,保利,融创的总和。

有媒体曝出,万科给降价楼盘补贴100万,随后万科公告出来,系产品差别,退款10万。双方都有真相,但应该以万科公告为准,毕竟公告会受到法律制约。

 

解读:我们赞同万科的活下去的判断,哪怕是大型房企,也是有风险的,且5家龙头房企都呈现出同样的判断;其次是关于万科活下去的策略,一方面可能有些混乱,如果回来的现金都用来买地,那么本质他就是一个逆势超车的策略,继续加大房地产市场的投入,其他转型投入可能就会非常小,而这个策略,与万科的降价又形成冲突,因为即便要拿土地,万科账上也有足够的现金;而关于降价补差的操作(如果属实),一方面也会将自己拖入泥潭,引发全国万科其他项目效仿,其次是自己其他城市的项目不敢轻易降价;第三是万科确信,可以一己之力托住整个市场价格不下跌?如果不能,那么自己被泥石流卷走也是很正常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