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 |
地产网络推广系列谈序——重走技术路
1、
一段时间以来,基于对数据宽度和深度以及可信度以及数据最后的结论失望,放弃甚至停止了写作。有些看透的悲观与绝望,当然也有杞人忧天的盲目悲凉。
但我们总要前进,每天都用眼睛看蓝天或者大海,更多的时候,不是我们眼睛变的更深邃,而是变得更迷茫。
人类思想在大,究其物质而言,也不过大脑里的某一小撮载体寄托与承载。
2、
说起地产,要不就是忧国忧民的看空思想,要不就是欲望膨胀的看涨思想。但经济的潮涨潮落是用时间来完成的,即便假定你的判断完全正确,但市场要走完这个过程,很多时候得花个3、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问题的关键是做出判断我们可能只需要一个瞬间,但我们面对判断,或者等待结果却需要好多年。
3、
这两年没人关注营销的事情了。前提是产品成熟,技术成熟,营销成熟,行业也高度成熟。房地产不再具有物质符号,他只是一个价格符号的衍生品了。因此那句话就显得更加真理:没有卖不掉的房子,只有卖不掉的价格。在这种氛围里谈营销,是不是显得有点滑稽?
4、
因此以前的营销理论都过时了,尽管个地段地段的名言,还偶尔被提起,但更多的只是挂在嘴角的嘲弄。在城市大变迁的时候,人类的力量强大的无以复加,每个地段的价值都可以被人为附加或者人为添彩。政府可以反复搬迁,轨道交通可以轻易修建,更不要说学校了,不管是复制的,还是贴牌的,还是冒牌的,只要是个牌,都是可以卖价钱的。
5、
买房人浮躁,卖房人浮躁,裁判浮躁,围观者浮躁,在这个浮躁的年代,谁还会静下心来思考?技术成熟,消费者对产品的识别难度和成本不断上升;当技术的瑕疵与价格的跳跃的时候,技术显得那么渺小与无辜。既然消费者已经无法识别或者将产品识别当作一种累赘的时候,营销再去诉求产品识别,那岂不是画蛇添足?
6、
行情好的时候,再差的企业也能获得一个相对不错的销售业绩。但问题是行情不可能一直或者永远好;当然行情差的时候,差的企业可能就不能获得销售业绩。市场都是反复的,繁荣不可能天天陪伴我们,就如幸福总是距离我们自己若隐若现一样。
7、
关于网络,在朋友聚会里面,我坦诚我今天在生活中的绝大部分获得来自于网络。如果没有网络,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自己的人生路径绝对会给今天有所区别,至于好与坏,因为评价的唯独太多,所以结论也就很难出来。网络赋予了自己对思想表达的舞台和工具。
8、
基于网络的较大影响力,自己主观或者客观催生了商业牟利的行为,或许这并不是最初的动机。但一直没有较为理想的工具或者说没找到一种被自己认可的方式。牛刀式的敛财方法被自己所抛弃。我不愿用自己的名字去换取实际的利益,因为这种模式最后一定是为利益而呼喊,而不是因呼喊而获得利益。
9、
2009年,要感谢一个朋友给了我一个市场机会,也要感谢我们当时的直接竞争对手对模式的原创设计,我们在借鉴了对手的模板以后,形成了一种新的模板,地产网络推广。并将之工具化。还是托朋友帮忙,我们获得了一个极为有利的项目,来印证网络推广的价值。这个项目最为直接的帮助是,能够提供我们网络推广对销售数据的影响。我们坚定的认为任何一个产品要生存下去,其价值是核心。这个项目给了我们想要的任何支撑,这个支撑让我们有了在这个行业继续下去的信念。
10、
一个全新的行业的市场容量从无发展到基本上拥有2000万左右的市场总容量,地产行业的网络推广基本已经超越了杂志,在这个产业链上高歌猛进,接下来会超越谁,也许还看不明白,但萎缩的痕迹也看不见。如果从逻辑上来说,地产网推的前进是必然,因为前面的媒体一定会有衰落。这个企业竞争一个道理,行业的竞争。
11、
作为这个行业的原创者(我们在其他城市没有发现具有我们这种体系的产品),我们在2012年却落后下去,一方面我们对地产网络的推广理解受到网络新媒体的冲击,另一方面我们对价值论的遵守受到市场的怀疑;第三方面是我们对价值的解读能力弱化。我们该怎样面对未来?
12、
人生总有阶段性,2013年,或许是偶然,也或许是必然,我们的网络推广迎来复苏。尽管公司目前已经有很多产品,但网络推广还是占据公司绝对的营业额贡献,或许未来将改变,但无论如何,我们今天必须面临或者要面临改变,这是本系列文章缘起的由来。基于此,笔者将用一个系列文章探讨网络推广的各种可能变化与未来市场命运,当然也包含中鸿公司的最终走向问题。
13、
网络在2013年注定会发生很多故事,微信不可能逃脱收费,电商的残酷竞争,也许今年就会注定大势所在,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如果运营商持续的利润下滑,会不会将方向调整为阿里巴巴方向?当4G到来的时候,运营商的出路在那,这或许才是左右整个网络走向的最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