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 |
大萧条时期,家是美国人最后的堡垒,亲情是美国人最后的财富。
(一)繁荣的信心与景气的地产
地产繁荣的时代,天天天上会掉黄金。这是多数人的思维。也许我有些另类,这种另类在萧条时候,些许会得到一些赞许,因为黑夜总是会距离天明并不遥远。但在繁荣的时候,却显得极为落寞,以至于有些与这个时代或者社会格格不入。
相比而言,今年较少就地产市场走势发表更多的看法,一方面是因为年初的预测的彻底被市场颠覆后的信心萎缩,另一方面在经济为非逻辑性增长之后,表现出来的一些担心。
如果说自己还有经济学信仰的话,我想我自己应该被划为奥地利学派,但今年却是芝加哥学派主义者和凯恩斯主义者的时代。政策刺激以及流通的货币拯救了今年的地产。以至于超越了当初所有人的想象。
在繁荣的时候,我显得有些悲观。在09年土地热潮涌动之前,我还给好些朋友做过房屋购买建议。不过随着土地热潮的推动,市场供应短缺程度拉大,购买热潮被激发,房价在报复性反弹中,一再创造新高。我失去了给任何朋友建议购房的热忱的动机。在09年下半年,在自己记忆中,仅仅给一位购买别墅的朋友以建议,这也是基于这个朋友长达一年时间沟通,一直寻找一个自己满意的居住场所,而不用于投资。其他朋友的咨询,我都以不同方式给予了委婉的谢绝。
繁荣时代,每个人都是经济学家,每个人都是地产专家,如果房价要上涨,无论你买那个房子都会上涨,当然上涨的幅度和时机是有差别的,但哪个专家能保证他所推荐的房子,一直会持续上涨领跑市场,这是我拒绝给予求助朋友们的第一个考虑;其次是所有的故事转折点都发生在高潮顶点时候,而在高潮时候,人们总是非理性的,30年代最伟大的经济学家费雪,这位显赫的总统高级经济顾问就是这样让自己一生英明葬送于此,当然还不仅如此,一同葬送的还有自己数百万美元的身家;第三个问题,则是向我咨询的多是非富裕阶层,他们大多只能算城市金领或者白领,当然也有些家底殷实的小老板们,他们的目的和动机依然是如何在快速上涨的房价中寻找市场那匹领头羊。基于我对自己判断的信心不足,以及对未来股市如果走向另一面的责任承担信心不足,我无一例外给予了谢绝。
我想我一方面是个逻辑主义者,另一方面是个实干主义者,我自己从不赌博,不是我对自己的命运没有信心,我只是相信命运不会永远垂青于我,与其生活在大起大落中快乐悲伤,不如在平淡中默默的坚持。少了一分豪情壮志,总是多了一分静谧的安详。
(二)、盛情难却,陪朋友看房
到年底了,发生一件意外的事情。陪一朋友去看房,购房。来意说的很简单明白。且一再堵住我的退路,购房是他自己的理性判断,所有后果均与自己无关。朋友家在重庆,现在在深圳创业,事业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大有成就,他则笑言属小有成就。当然以上亿身家来看算小有成就的话,那么这个城市绝大多数人还没有上路。
这是个知性的朋友,人看上去有几分儒雅与精明,属于在这个社会上被惯称的儒商。购房目的很明确,用于将来自己居住,或者往返于深圳重庆两者之间的居住,间或可以做一个与朋友沟通的会所。对城市核心有着质朴的热爱。要求环境相对宽松,雅致,最好能够少些世俗的功利味道的社区。同时要求购买社区能够拥有较高的居住率以及相对较高的管理水平。
掂量着这些要求,我在大脑里迅速过滤了一遍,两江四岸地区,有两个项目应该符合他的要求。一个是招商江湾城,一个是瑞安重庆天地。应该说这两个项目都是自己相对比较喜爱的项目,瑞安重庆天地,因为相对较低的容积率,给予了建筑设计宽松的环境,整个建筑群体设计显得错落有致,没有如其他项目如一堵高墙堵在江边,建筑和江有机的融合。这是一个会被重庆人长久赞扬的项目。而江湾城,首先让自己接受的是百多年招商企业的稳健的经营,不知道在新中国历史上,是否还会有一个企业,比招商有更悠久的历史。人们已经习惯于将智慧与老人并在一起,其实应该说智慧是时间给予人们的财富,老人们没有激情澎湃,但却总是能够透析时机。在2002年到深圳的时候,看招商项目的沉稳与大气,对比于当时的万科的时尚英气,我倒是更喜欢招商那种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宠辱不惊。其次也蛮喜欢招商的家在情在,当然这仅仅是个人感情。在房地产如今已经彻底金融化以后,每个购房者都充当着一个小型金融交易商或者金融个体户去憧憬财富梦想的时候,我对投资产品彻底失去了喜爱。房屋终究是要靠居住来实现价值的。这是我对房地产市场最原始最质朴的观念。对于家的概念,或许因为经历或者也是因为岁月的关系,我渐渐更加接受我们传统的几代同堂的感受和观念。曾经听说个朋友,某地产高管,卖掉200多平米的顶跃,去购买了一套70平米的房屋来居住。从场所感来说,上了一些年纪的老人都拒绝自己一个人居住在偌大的一套房屋里。人总是要与天与地契合,人在自然和岁月面前都显得极其渺小。处于这种理念的吻合,我自己非常接受招商的那个口号,家在情在。有家的地方才有温暖。这是漂泊异乡的人在嘴边叨念最多的话语。
毕竟是做地产的,对这个城市地产项目并不会陌生。领着朋友看完两个项目,顺便也转了一下滨江路上的其他项目,或许出于对我的尊重,也或许是处于对我的观念的认同,朋友接受了我的观念。从项目自身建设来说,两个项目各有千秋,瑞安透露的是一种时尚与年轻的动感,拥有的是对未来的灿烂的梦想。而招商透露出一种成熟,雍容典雅的沉稳。一个在动,一个在静。一个在时尚的舞台上高度旋转,一个在人生的舞台上优雅的从容。
相比之下,朋友比较看重招商整个社区环境,当然这也与他自己的经历有关系。招商拥有的超大中庭,刚好是他喜爱和想要的,忙碌都市,一分闲暇和静谧流淌在他的心灵。因为所有户型均比较大,一旦入住,相对而言,不管是租赁居住,还是购买居住,都需要更多的定力与实力,当然这不仅仅是经济实力。一个蓝领打工者或者一个小青年是很难喜欢这样昂贵的居住环境,同时也会因为与这个环境格格不入而放弃这样的环境。
小区外,华灯闪烁;小区内鸟语花香。不知道是不是招商想营造的这种都氛围。我的朋友期望的是能得到这样的环境和氛围。我们在招商项目呆了将近2个小时之后,离开了招商售楼部。
(三)、炫富时代,希望你能拥有一颗安静的心
对于今天这个财富攀比时代,没有财富,你总会显得有些自惭形秽。比如没有房,比如没有车,比如大家都在谈别墅,而你在蜗居;比如大家都在谈奔驰宝马,你在谈长安轿车。生活这堵大墙,让人窒息般的疯狂。
我接触了很多这样的朋友,在成功狂热的时候,以成功的表象作为生活的哲学。他们也不能说不成功,能够跟住成功者的思想,虽然距离成功总有那么一点距离,但至少也不至于沦为不成功。这是他们的状态。但焦躁总是不停的在他们眉宇间闪烁。
对于生活,就如我常常安慰自己的,在重庆,只有一个尹明善。偌大个重庆,如果大家都是尹明善,重庆还是重庆么?目标可以有,但我们不能将这作为我们对自己唯一的或者恒定的要求。用点宿命论的观点来看,缘分天注定。这也是那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能够经久流传的原因所在。
购买一套房子,用来留住家和亲情,用来留住那些流淌的时光,或许比幻想未来财富梦想更加会让你快乐和安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