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城随文40:生又何妨,死又何伤

(2009-01-16 22:15:53)
标签:

情感

清晨,坐到电脑旁边,正准备装模作样的做12期观察,原本这期观察早该出来了,借着节日的借口,给自己点偷懒的时间。因此放慢了步伐。
 
一个很好很好的朋友,突然聊起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经历一次生死徘徊的人肯定都有很多很多感悟。一夜不眠,其实这个代价太小,而这匆忙得到的感悟,也或者并不一定正确,或者有些人就那么聪明,一次就能悟透整个人生。
 
这几年,老庄禅学西方人文史看的比较多。有很多很多想法变了很多。有朋友说我的人生蛮自我,是的,我很注重自己生的感受。欲望是无穷的,我没办法不产生欲望,不过我总可以让自己站的更低更低,因此欲望或许得到满足的几率就更大更大。
 
如果自己和王石思想攀上点边的话,一定会有人借机说我攀附名人,不过巧合的是,在看到对王石的一个专访上:过程乐观,结果悲观的哲学,我发现我的思想和王石再一次重合了。徘徊的灵魂,王石这篇演讲估计很多人没看懂,是的灵魂在徘徊。我想我是看懂了,因此更加明白和理解王石坚定的语气说出来的万科会把价格降到底。
 
感谢王石。至少我应该感谢,在徘徊的灵魂里面,我读出的是王石坚定的选择。
 
前两天和一个朋友聚会,她告诉我这一年我唱悲观的论调多了点,居然也有购房者相信我的话,拿着媒体上我的言论给她说:我说的现在还不是最佳购房时机,她要再等等。我默然,无语。我不知道我是否还该再次对着公众媒体发表我的或者是幼稚或者是浅薄的但是却绝对真诚的观点。
 
一个福建的投资商刚从福建飞过来,专程给朋友们拜年,因为金融危机,他显得有些憔悴和犹豫,原计划投资的项目,搁置了。那是一个重庆现在都没有的宏伟计划,我从他眼光里看到了迷茫甚至有些无助的彷徨。我试图从我对: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角度给他交流,我甚至乐观的告诉他,也许今天对我来说是个无比黄金的今天,虽然也压力重重。
 
下午没事,又叫上朋友茶叶市场喝茶。聊起同创,聊起一个惊人的话题:中海160亿疑团。关于这些生死谣言满天飞,让我再一次从心底里感受到寒冷的冬天那阵阵刺骨的寒风。
 
早上Q群上聊天的时候,惊奇的发现一个新的地产网站,顿时说了一句:“地产真的要完了,全民地产是一定会遭报应的。”马上有朋友出来说我不应该这么说。“未必我看到油锅给大家说,那是温泉呀?”我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着辩解。“关键问题你怎么知道那是油锅呢?”“站在油锅边缘的人是一定知道的,因为那里冒着热气和油烟?”
 
中国人从来喜欢看热闹,从古时候的砍头到今天的炒房炒股,其实都一样,问题的另外一个方面,大部分人是远远的站在距离油锅很遥远的地方。消息的传递和信号的传导总是有时间差的。
 
或者太过悲观了,上面的言论。想起一年前曾经针对货币战争哪本书写的一个观点:不要相信你的眼睛,不要相信你的耳朵,请相信你的大脑。这个世界因为有假生假死,所以才有臧克家的有人死了,但是他还活着,虽然作家在这里表达的并不是笔者这个含义。
 
继续和朋友探讨着生死的价值和观点。有点以先知的心态在教育或者告诉他。其实人生就那么大回事,除了死就是生,生之外唯一的选择就是死。但是我们必须首先要生,然后才可能对生的种种时光进行假设。于是我告诉他,我对死亡的经历后的感受,就是更贪生更怕死。当然这或者要加个注解,就是无谓的死亡,是对生命的糟蹋。
 
突然就想起了荆轲的那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兮一去不复还。其实对死的坦然相对更容易些,对生的坦然更难些。历史从不缺乏对死的深刻见解,但对于生,却很少很多很多,以至于佛家总是用什么棒头喝,言语道断这样的遮掩,来对生的不清阐述进行掩盖。
 
做茶叶的朋友很惊异,同创只值1个亿,光环瞬间从他的思想里滑落,有些心有不甘。朋友说,中海那个160亿传说,与重庆另一个超级企业相关。我并不惊异或者惊诧,其实在很早的时候,曾经给朋友聊天说起过这个企业,唯一的办法,先死后生。这里就有个选择,怎样的死,可以获得怎样的生,其实归根结底,这只是个欲望问题。或者更简单的说,这只是个数字问题。
 
一个人再厉害,也睡不了两张床,哪怕他有10个老婆,他还是只能睡一张床。开玩笑的时候,这样调侃着人生。有些事情,你的想透,然后你才能有所行动,或者你才能心坦然而有所行动。
 
对于人生,对于生死,还真是那句话:生又何妨,死又何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