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货币政策松动,房市迎春天?

(2008-09-15 23:15:11)
标签:

杂谈

货币政策松动,房市迎春天?
—对本次货币政策调整的政策性解读
 
 
比我们预测的来的更早,又是在节假日内,在事前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央行突然宣布货币政策双动。这更有点象证卷市场的一次救市政策。当然因为货币政策是改变整个经济运行的基本面,因此我们将从经济基本面来解析这次货币政策变动的背景。
 
央行保持了一贯的谨慎原则:结构性货币政策松动,存款利息没有下调,而贷款利息下调,这于我们在7月之前的判断完全吻合。7月中央高层密集调研以来,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必须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人民币升值以及PPI上涨的情况下,企业生存的空间已经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式,如果不能有效改善企业的资金成本,那么将出现我国制造业的大面积的倒闭状况。
 
因此此次调息,中央政府的动机与石油价格管制的道理和方法是完全一样的,中央政府通过牺牲银行部门的利益来弥补制造业的利益,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来调整与平衡国内各大产业部分的盈余与余缺。同时期望通过对银行的价格管制,达到中央政府对石油管制与农业调控的作用,而这两个调控,在经济实践上表明非常成功。
 
对于存款准备金的松动政策,只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中央政府并没有观察清楚经济具体的走势,因为五大行加邮政的市场份额可以占到全国金融的70%以上的份额。而五大行完全不调整,则说明中央政府批准商业银行下调准备金一方面是对商业银行的一个利益弥补(存款利息不下调,贷款利息下调,商业银行利差减少,利润减少),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对市场进行小规模的观察。
 
困扰中央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国际热钱的涌入,以及FDI的持续增加,从而引起基础性货币供应过剩,加上日益繁荣的金融系统,使得我国流动性过剩在一个阶段内变得相当严重,各大职能部门以及金融部门出的报告纷纷表明了热钱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今年货币政策的双紧,得到空前强化。
 
但是今年的问题全球通涨,但中国的CPI得到有效控制,人民币存在贬值倾向,奥运经济结束,热钱在中国资本大规模套利的机制已经破坏,那么热钱是否已经大规模撤走,这点我们还没有得到数据进行确证。不过货币政策的提前松动,证明中央政府将近期的经济紧缩问题归结到这个因素上来的可能性正在增大。
 
如果我们按照所有商业银行的份额按照30%来测算,那么此次中央政府带给市场的实际礼物是增加1300亿的基础货币供给。在存款利息不下调,贷款利息下调的情况下,居民的储蓄水平倾向于增加储蓄,这会从某种程度减少市场流通货币供应量。扣除各种变量,我们完全将商业银行的基础货币投向市场,我国30多个省市,能够分到每个省市的基础货币差不多40亿。
 
而问题的另一个方面,如果央行的动机是进行平衡性调整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热钱撤退的速度可能会给央行给市场注入的准备金金额更大,因此货币政策的松动,是否会减缓目前经济运行中货币供应量短缺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观察,而如果热钱加速逃离,那么央行可能向市场注资的力度还会滞后于热钱逃离的速度,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年以及明年上半年就货币形式总的来说,仍然是货币供应不足的一个特征。
 
因为房地产行业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资金严重短缺,那么央行的政策是否是为房地产市场松绑呢?
 
因此我们需要客观审视房地产行业可以从这种货币政策中得到多少实惠。从政策本身来说,我们认为政策给购房群体带来了切实的实惠,就是利息的减少。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缓购房群体的经济负担,刺激一些居住型住房需求的有序释放。稳定需求市场有一定的帮助。而对于房地产供应环节的分配上,对目前紧张的房地产市场帮助并不大,如果按照GDP的比例来分配资金,房地产仅仅可以得到130亿的信贷支撑,而如果银行出于某些原因,将50%的信贷资金投向房地产市场,也仅仅只有650亿,对于一个年度市场达到2.5万亿的行业,650亿只能说是杯水车薪。而这个还没算热钱逃离带来的货币供应减少。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观点仍然非常明确,房地产仍然处于极度困难的时期,甚至还没到最困难的时期。央行的这次货币政策调整的方向非常明确的指向应该是制造业,而非房地产业,房地产业接下来面临的问题,可能还会加上民间融资的困难加大。以及境外基金的逃离等问题。因此我们对于房地产开发商建议,就是趁每一次利好政策出现的时候,快速出货。以获取更多的现金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