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城采盘日志(9)东方王榭—开发建筑的哲学思考

(2006-12-11 21:15:09)
(一)看盘感受
 
一直想写这个题目,拖了好多天没写,怕的是这个题目写出来,怕被人说是为金科溜须拍马的东西。今天早上上班,再一次听到了对东方王榭的批评与非议的声音。
 
是上周去看的东方王榭,以前一直没去看,一是因为对自己没有产品属于花园洋房类别,二是因为层次的差异,自己所服务或者所接触的开发商,还不能和金科同期相比,与其乱看看花了眼,还不如不看,安心做自己的事情。
 
终于还是决定到这个项目去看看,一个被广大楼市消费者所认同,但是被业界贬低的项目,到底是个怎样的一个项目。
 
到售楼部第一眼的感觉,我真的觉得是自己到了第五园,几乎照抄了第五园的所有元素。走进项目里面,我开始感觉到了诧异,这个产品已经不属于第五园了,从建筑符号的表现特征,以及精观的特征来看,已经和第五园有比较明显的变化了。
 
进大门是一个带有中式园林特色的假山,旁边是一个水池和一个游泳池,周边有一些建筑小品,小品的意境用的是中国式的,而材质却是典型的现代材料。整个建筑的布局关系来说,以及建筑之间的呼应与对称关系来说,可以比较清晰的感受到中国式民居建筑的尺度感。
 
对于建筑本身的秩序感,构思与立意更注重了中国传统的缓慢过度的一种处理,比如单元入户的小型灰色空间的处理手法,同时结合立面的要求,将两户之间的公共阳台用灰墙进行了处理,一改阳台之间的透空感,让你站在阳台上也如站在屋里面,照顾了中国人心底的归依的感觉。至于建筑的细部细节,几乎都可以从第五园中找到影子。
 
说这个项目之不同第五园是从纯粹的建筑外立面来说的,从建筑造型来说,它已经不具备第五园的简洁流畅、现代明快,而增添了些比较烦琐与复杂的处理手法,看起来协调性并不十分的优美。特别是山墙的处理,也许是为了照顾上面跃层的空间关系,而几乎改变了传统建筑山墙的尺寸关系,看起来显得有些单薄与别扭。
 
整个立面色彩的处理,因为材质采用了灰砖(这到是值得商榷的地方)、木纹条,以及其他的材质,所以显得有些古拙,而颜色比较偏向于亮丽,所以整个建筑处在一种不协调的统一中。看完以后总有些感觉不纯粹的地方。
 
最后要说明的是,以上的描述是凭借记忆来叙述的,而这中间的感受,是在回来之后才拥有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当笔者第一次接触这个产品的时候,还是非常认同的,只是出于对强者更高的期望,感觉有些缺点或者瑕疵,特意记录下来。也许对金科或者重庆其他开发商有些帮助。
 
(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建筑的反思
 
这才是本文想写的问题。也许若干年后,重庆人会对金科的记忆比龙湖更为深刻。不是因为其他什么,而纯粹从建筑的角度来思考。
 
所有人都明白,开发建筑是商品而不是艺术品。因此从本质来说,开发建筑是服务于市场的顾客的。市场需求什么产品,开发商就早什么产品。但是所有的开发朋友都明白,市场是功利的。顾客的审美标准是不停变化的。而顾客总是用艺术的眼光要求商品,但是又购买真正的商品。
 
这样开发建筑就陷入了一种两难的境况。如果纯粹从艺术角度来看,开发建筑需要更为纯粹的某种建筑类型或者特征,但是消费者在购买时候,一般又不选取这类产品,套用一个时髦的语言,就是消费者消费的产品是拥有时代烙印的产品。这就如龙湖的水晶丽城,从建筑的形象与外表特征来说,这是一个更倾向于艺术的产品,所有地产同行都认同,但是消费市场却远远没有跟上地产专业人士的眼光,因此这个项目相对于更为平庸的紫都城,销售的效果并没有看到明显的优势,反而又劣势的嫌疑。
 
金科抄袭了,这是全重庆人都知道的一个典型事实,肯定金科的人自己更清楚。但是这里有个矛盾,如果金科不抄袭,他们做纯粹的原创产品,会有消费者认同么?
 
重庆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建筑产品,什么样的建筑产品对于开发商,对于消费者,对于重庆这个城市才是三者共同吻合的产品呢?在从东方王榭走出来之后,笔者陷入了一种迷茫。对于金科的产品,不管是抄袭也好,是原创也好,站在更大的角度来思考,我们应该给予何种评价呢?
 
金科的朋友说,如果做西式建筑,不管做的怎么样,一般不会惹来更多的非议,而对于中式建筑,一出来,肯定有非议,因为中国人对于自己的建筑熟悉程度,肯定会大大超过西式建筑或者现代建筑。这点上其实也应该感谢金科,不管怎样,虽然是抄袭,但是总算为百花齐放的重庆楼市保留了一点中国建筑的自留地,在几十个外国风情建筑大肆宣扬的时候,东方王榭,以及之前很早的中华坊,还是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
 
东方王榭,在业内的非议声中,销售就如当初的中华坊一样,在当今这个不景气的楼市几乎呈现出一花独放的局面。这至少说明一点,专家的声音并不能代表市场的声音,怎样看待抄袭作品,市场与专家们存在不同的看法与角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