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葡之站
英格兰回家了,艾里克松下课了,麦克拉伦翻开了自己的历史。英格兰会有改变么?也许会有,但是应当机会很小,一个不太宽松的舆论环境,让麦克拉伦从一开始就在刀尖上舞蹈。一个受保守懦弱老师指导影响下的指挥者,能够或者愿意去超越前者么?我想这不仅仅是勇气的问题,没有传统,终将没有尊重,在失去理智的英格兰国度里,我不看好麦克拉伦的未来。
这其实有点象中国足球,越是出不了线,对球员对教练越苛刻,越胆战心惊,这次国奥队选帅不正是这样的说明么?中国足球,没有赢家的思维,瞻前顾后,胆小懦弱,害怕个人承担责任的风气如果不改变,可能象哪个恶搞的预言样,或许3964或者3968,或者更后,才能夺取世界杯。
巴法之站
从来不看法国队的比赛,虽然拥有齐达内,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至少因为他不代表自己的国家。巴西队,也不喜欢,虽然球星云集,但是缺少英雄,那种舍我其谁的英雄,因此宁愿选择乌克兰队,也不支持巴西队。
一样的故事,巴西的保守受制于球星过多,当一个球队没有灵魂的时候,球星越多,离心力越强,昨天晚上,看不出球星的风采,看不出团队的强大,只看到齐达内,象吃了春药一样的齐达内华丽而花哨的球技。
法国人的战斗力出来了,不是亨利,不是齐达内身上迸发出来的,是那些不知名的球员亡命的战斗让巴西人感到畏惧,也让齐达内,亨利,马克莱莱的战斗力在瞬间被感染,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是平均年龄30岁的球队,更象一个20岁的,洋溢着青春飞舞气息的球队。
法国队或许已经进入决赛了,他们对胜利的渴望超过了葡萄牙,且不说他们高超的球技。巴西队,死了,被闷死在球场内,一个五星军团,一个最豪华的团队,就这样走完了他们的柏林之旅,这有点象百团大站中的共军与国军的战役翻版。
战场上,决定胜负的并不是技术与装备,两军相遇,勇者胜,古人早就说了,我们还需要瞎费脑筋去思考么?
前一篇:在路上(粘贴原来的文章)
后一篇:国六条下的重庆房地产走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