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怎样的眼光看待商人—公司周年日随感

(2006-06-28 20:44:12)
   很有收获的一天,很无聊的一天,很疲惫的一天,很感慨的一天。
 
    这是最想有人祝福的一天,这一天的意义远远重于自己的真实生日。遗憾的是,得到的祝福太少太少。
 
    匆匆而过的不仅是时间,还有我们的心态。下午一好朋友请我喝茶的时候,一起感叹那些表面的真诚背后的世故。她终于决定了自己的目标,为她高兴,当人一旦有了目标后,人会少很多的折磨与彷徨。
 
    以自己的体验告戒她,要小心与谨慎,世道艰难,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要去做一个企业,当一个家长。
 
    公司生日,生日这天又问JS一个问题,我需要去用名气换来我的企业经营的成长么?这个已经被回答的不耐烦了的问题。理想的模式,是生活与工作彻底分开,有点象国外的工职人员下班依然可以去餐厅饭店做服务生,非常羡慕的一种生活状态。但是我有这个资格么?
 
   国六条出来这几天的确失望透顶,国六条的模式这种粗暴的解读模式,实际上是对自己经营的一次极端无情的嘲弄与幽默。可以推断的是,在这次国六条中牺牲的肯定一不是官僚资本体系,二不是垄断资本体系,三不是政府资本体系,牺牲的肯定是民营资本体系,更确切的说,是民营资本体系中的小资本力量。
 
    读过经济学的人,大概知道,只有小经济实体才是自由经济的源头,当经济一旦陷入垄断官僚资本的掌控中时,我们的社会前进的步伐会大大件缓。很遗憾,按照这次对国六条的现行出来的解释文本,我找不到其他的看法。
 
    前几天,我很想去读西方早期的重商主义学派的著作,因为心情的关系,或者因为其他的,也就放弃了。这期间,我又突然想去学法律,读卢梭的契约论,终于没有去。个人之于组织,相当于人与自然的渺小与庞大的关系,让自己对这些失去了动力。
 
    很奇怪的想起了鲁迅先生,肯定不是自比他老人家,精神总是可以借鉴的。当一把手术刀只能救下一个人时候,把鲁迅先生一生时间耗尽,也不能救赎多少人的生命,于是他选择了从文,先拯救一个人的灵魂,或者用经济学的观点,他开始在培养自己的组织体系,用溢价来经营自己的报复。
 
   一直很不愿意去用自己的名字发表一些东西,也不想,不是天生名利淡泊,实是有些理想。可今天我终于觉得这是错误的。
 
   中国的商人都怕出名,于是便有了那句人怕出名猪怕壮,为什么呢?昨天很偶然知道了重庆一大型地产企业背后的故事,今天突然明白了为什么商人怕出名的原因。如果财富来源渠道不能在阳光下流传的话,那么越快出名越快出事情。这似忽和曾国藩先生的中庸哲学很相似,但愿更古老的宋朱哲学的本源不是为这个。
 
    这样想来,似忽没必要去思考那些莫名的生活,如果我的财富能在阳光下照耀,那么我为什么不可以让自己走在阳光中呢,这在本来就贫瘠的商业思想中的中国,或许有着某种壮烈的意义,但是如果我心磊落,那又何必去在乎那许多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