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快吃饭的时候,听到枫香庭的业主还在闹事.朋友的话,有些说不出来的感受.潘多拉的魔盒彻底打开就不容易关起来了,难道龙湖不明白,这样的事件,对龙湖这个品牌的致命影响。
龙湖确实有些狂妄了,超过金科和华宇,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枫香庭的车位真的可以救命,不至于吧.
为什么龙湖不可以向业主低头呢?因为事情的本身是龙湖自己不对,难道龙湖就不顾几个在售楼盘的实际情况。当信任机制一旦破坏后,还有谁愿意为龙湖支付额外的价格呢?
都说龙湖不会做杀鸡取卵的事情,但是龙湖这次做了,而且是义无返顾的这样做了。想不通,真的想不通。
一般的企业对品牌透支都是通过品牌的扩张而实现的。比如五粮液的五粮系列。但是没有一个企业象龙湖这样透支品牌。如果说的直接点,这句话可以这样翻译,龙湖就是去卖品牌给其他的开发公司,让其他公司贴龙湖的牌,也比这样做好的多。因为在贴牌过程中,一可以得到直接的现金收益,二还可以约束贴牌公司的行为,三还可以提升龙湖企业的形象。
但是目前这样做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一是销售会出现不力,即便业主忍气吞声的买了,也会给龙湖带来很不好的负面效应,要知道龙湖新项目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准客户,很多的是龙湖的老业主介绍去的,这无疑让龙湖自段一个销售通路。如果这条销售通路段了,龙湖要和其他企业一样,完全凭广告去市场拉客户的话,我认为龙湖的营销推广在市场的竞争力不是特别强。
相对而言,龙湖的广告策略主要是品牌诉求,也就是就广告本身的战略来说,几乎没有,而如果龙湖要马上适应这种每个广告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的话,那么对龙湖的营销管理来说,将是一种巨大的挑战,这个挑战首先是建立在企业传统对待广告策略的态度,二是人才体系问题,三是企业的传统规则问题。如果龙湖不能从这三个角度,进行把握,那么这场风波带给龙湖将是灾难性的,当年南方就是因为一个小小的永川项目,而让整个公司草木皆兵,而破坏了公司的平衡体系与管理体系,同时对事情处理方法欠妥,又反过来影响了管理层的思维意识。思维意识的混乱,又让公司决策程序紊乱,从而造成对其他项目的失去控制。引起整个企业混乱。
看到过一个令人尊敬的企业的衰败,现在又看到另外一个值得尊敬的企业走向同样的道路,有这么些感想。为什么人们总是会犯同一种错误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