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归去来兮
(一)
天色微明,雄鸡初唱。当第一道阳光透过云层落到周宅正门屋脊上耸立的塔儿草上时,周家二少爷繁盛携新婚妻子离开了。八名便装腰藏驳壳枪的护卫以及一名孔武有力的家佣阿虎随同上路。这一趟出门,繁盛随身携带的是些细软之物,一个小小的皮箱便全数装入。他们在行人稀少的街头穿过,径直来到大埔码头,登上了早班的客轮。
繁昌、繁茂兄弟俩送行到岸边,话别之后,目送着客船启航,渐行渐远,直至船尾甲板上繁
盛夫妇的身影以及烟囱处飘出的烟气淡没入轻薄的晨雾中,这才转身回去。
回家的路上,两兄弟谁都没有开口说话,仿佛刚才的道别已经耗尽了他们的语言能力。繁昌脸上漾起丝笑意来,昂首望着湛蓝天际南飞的雁行,一副踌躇满志的模样。
繁盛夫妇回到客舱内坐下。阿虎早已替他用搪瓷把杯沏好茶水,恭恭敬敬放在舱内的隔板上。繁盛从腰间取出盒香烟,散给那些个护卫们抽,笑嘻嘻说:“诸位都是行走江湖的老手,这次劳你们一路相送,我当然让大哥重重地奖赏你们”。
这些人见他如此客气,忙起身来称谢,连说不敢。这一路上自当鞍前马后效力,护送二先生登上江轮,一帆风顺。
这条船上旅客不多,除了繁盛他们的包舱外。另有两个大舱共计坐了不到二十个人,都是惺忪揉眼,睡眠未足的样子。阿虎奉命四下里转悠两遍,见无异样,这才回覆。繁昌虽然一夜未睡,却毫无困意,坐在舱内吸烟、喝茶,和妻子许怡聊着家常。
许怡离了周家之后,原本悬吊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夜来,那凄苦的女声令她失魂落魄,惧怕非常。这周家大宅,信陵城内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居然会在短短时间内屡次闹鬼,真是百思令人不得其解。也难怪她的母亲许太太提起周家,就油然露出一种鄙夷的神情和口吻来。
船儿沿着官河向南,出城十里后便拐入卤丁河,水势豁然开朗。两岸之上垂柳依依,竹笛宛转,隐约可见放牧小童骑在牛背上,自得其乐地弄笛,晒太阳。
河道开阔后,船速明显加快了。繁盛望望隔板上茶水荡漾的纹路,知道船已加足了火力。又瞧瞧腕上的手表,点头笑道:“依照这速度,下午三时前定能赶到口岸。我知道五点左右有一班江轮去上海。换船后,咱们蒙头便睡,一夜梦醒,明天上午九时,就可以在十六铺码头下船了”。
“是吗”?从未走过水路去上海的许怡充满了期待的喜悦,好奇地笑问道。
繁盛点头,问:“你这条路不熟”?
许怡回忆道:“我记得坐车是往西,从浦口渡江到南京,再折回头来向东。起码要一天一夜呢”!
“水路便捷,而且安全”,繁盛意简言骇地下了这个结论。舱内众人均都点头,表示同意。
然而就在这时,轮船突然陡地减速,隔板上搪瓷杯子内的茶水突然出现了不规则的椭圆形波纹,且沉底的茶叶泛起。繁盛抬头望望阿虎等人,端起杯子来喝口水,说:“船怎么了?挂上渔网了吗”?
阿虎连忙出舱去打探,旋而惊恐地回转来,大惊失色地回禀说:“二少爷,外,外面出事了”。
繁盛脸色一变,站起身来,挥手带着那些护卫们出舱来到前面甲板看视究竟。原来,轮船前方是一个三岔河口,向西是白马河,连通运河;向东是周山河,沟通骆马湖。东、西两面一字儿排开了十几艘帆船,船上荷枪实弹站满了军人,黑压压枪口一致对准了轮船。当先一条船头,站着个佩戴少校军衔的年轻军官冷笑着朝这边眺望,似乎是胸有成竹。
繁盛沉默了一气,转身入舱,吩咐阿虎去和船上的管事联系,探听消息。船主此刻正和一个上船了的士兵谈话。听内容,原来是这些人是忠义救国军苏北纵队的番号,自称奉战区严令驻防骆马湖地区,对于来往船只上的是否暗藏汉奸土匪负有检查的专权。
阿虎吐了吐舌头,一溜烟跑回去,附在繁盛的耳畔说了情况。繁盛脸色刷白,连忙从衣兜里取出那份繁昌签发的通行证来,擦根火柴点燃了销毁。这边纸屑脆黑,在风中飞散。那边,那个领头的少校军官已经乘舟过来,登上了客轮。他接过点头哈腰的船主递上的船客名单,大致浏览一下,便丢在一旁,径自入舱。
那些随同护卫们眼见窗口伸进许多支步枪来,面带紧张,手按腰间不动。繁盛依旧坐在椅子上,从容地吸烟,望着这不速之客不语。少校在他面前停住脚步,上下打量,冷笑几声问:“出门上路,带着七八个马夯,个个身上藏枪。阁下绝非寻常旅客,请教尊姓大名”?
(一)
天色微明,雄鸡初唱。当第一道阳光透过云层落到周宅正门屋脊上耸立的塔儿草上时,周家二少爷繁盛携新婚妻子离开了。八名便装腰藏驳壳枪的护卫以及一名孔武有力的家佣阿虎随同上路。这一趟出门,繁盛随身携带的是些细软之物,一个小小的皮箱便全数装入。他们在行人稀少的街头穿过,径直来到大埔码头,登上了早班的客轮。
繁昌、繁茂兄弟俩送行到岸边,话别之后,目送着客船启航,渐行渐远,直至船尾甲板上繁
盛夫妇的身影以及烟囱处飘出的烟气淡没入轻薄的晨雾中,这才转身回去。
回家的路上,两兄弟谁都没有开口说话,仿佛刚才的道别已经耗尽了他们的语言能力。繁昌脸上漾起丝笑意来,昂首望着湛蓝天际南飞的雁行,一副踌躇满志的模样。
繁盛夫妇回到客舱内坐下。阿虎早已替他用搪瓷把杯沏好茶水,恭恭敬敬放在舱内的隔板上。繁盛从腰间取出盒香烟,散给那些个护卫们抽,笑嘻嘻说:“诸位都是行走江湖的老手,这次劳你们一路相送,我当然让大哥重重地奖赏你们”。
这些人见他如此客气,忙起身来称谢,连说不敢。这一路上自当鞍前马后效力,护送二先生登上江轮,一帆风顺。
这条船上旅客不多,除了繁盛他们的包舱外。另有两个大舱共计坐了不到二十个人,都是惺忪揉眼,睡眠未足的样子。阿虎奉命四下里转悠两遍,见无异样,这才回覆。繁昌虽然一夜未睡,却毫无困意,坐在舱内吸烟、喝茶,和妻子许怡聊着家常。
许怡离了周家之后,原本悬吊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夜来,那凄苦的女声令她失魂落魄,惧怕非常。这周家大宅,信陵城内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居然会在短短时间内屡次闹鬼,真是百思令人不得其解。也难怪她的母亲许太太提起周家,就油然露出一种鄙夷的神情和口吻来。
船儿沿着官河向南,出城十里后便拐入卤丁河,水势豁然开朗。两岸之上垂柳依依,竹笛宛转,隐约可见放牧小童骑在牛背上,自得其乐地弄笛,晒太阳。
河道开阔后,船速明显加快了。繁盛望望隔板上茶水荡漾的纹路,知道船已加足了火力。又瞧瞧腕上的手表,点头笑道:“依照这速度,下午三时前定能赶到口岸。我知道五点左右有一班江轮去上海。换船后,咱们蒙头便睡,一夜梦醒,明天上午九时,就可以在十六铺码头下船了”。
“是吗”?从未走过水路去上海的许怡充满了期待的喜悦,好奇地笑问道。
繁盛点头,问:“你这条路不熟”?
许怡回忆道:“我记得坐车是往西,从浦口渡江到南京,再折回头来向东。起码要一天一夜呢”!
“水路便捷,而且安全”,繁盛意简言骇地下了这个结论。舱内众人均都点头,表示同意。
然而就在这时,轮船突然陡地减速,隔板上搪瓷杯子内的茶水突然出现了不规则的椭圆形波纹,且沉底的茶叶泛起。繁盛抬头望望阿虎等人,端起杯子来喝口水,说:“船怎么了?挂上渔网了吗”?
阿虎连忙出舱去打探,旋而惊恐地回转来,大惊失色地回禀说:“二少爷,外,外面出事了”。
繁盛脸色一变,站起身来,挥手带着那些护卫们出舱来到前面甲板看视究竟。原来,轮船前方是一个三岔河口,向西是白马河,连通运河;向东是周山河,沟通骆马湖。东、西两面一字儿排开了十几艘帆船,船上荷枪实弹站满了军人,黑压压枪口一致对准了轮船。当先一条船头,站着个佩戴少校军衔的年轻军官冷笑着朝这边眺望,似乎是胸有成竹。
繁盛沉默了一气,转身入舱,吩咐阿虎去和船上的管事联系,探听消息。船主此刻正和一个上船了的士兵谈话。听内容,原来是这些人是忠义救国军苏北纵队的番号,自称奉战区严令驻防骆马湖地区,对于来往船只上的是否暗藏汉奸土匪负有检查的专权。
阿虎吐了吐舌头,一溜烟跑回去,附在繁盛的耳畔说了情况。繁盛脸色刷白,连忙从衣兜里取出那份繁昌签发的通行证来,擦根火柴点燃了销毁。这边纸屑脆黑,在风中飞散。那边,那个领头的少校军官已经乘舟过来,登上了客轮。他接过点头哈腰的船主递上的船客名单,大致浏览一下,便丢在一旁,径自入舱。
那些随同护卫们眼见窗口伸进许多支步枪来,面带紧张,手按腰间不动。繁盛依旧坐在椅子上,从容地吸烟,望着这不速之客不语。少校在他面前停住脚步,上下打量,冷笑几声问:“出门上路,带着七八个马夯,个个身上藏枪。阁下绝非寻常旅客,请教尊姓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