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洗澡往事

(2019-04-11 15:30:20)
标签:

洗澡

生活

国庆70年

分类: 生活篇

小时候,洗澡是很麻烦很奢侈的事。

我出生、生长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一个连队里,住的是土坯房,喝的是“洋井”(机井)水。早先我们连才成立,是用牛车去相邻的连队拉水吃。牛是不慌不忙的,一天只能拉两趟。水还没拉到,大家的水桶就排了几十米长,往往是后面的人就接不上水了。冬季,很多人家干脆就把水渠里厚厚的冰砸出来搬回家化开作为日常用水。这种条件下别说洗澡,连洗脸洗脚都要计划着,不然吃饭都会成问题。

后来连队打了“洋井”(机井),喝水基本不成问题了,但洗澡还是不方便。夏天出汗多,把清凉的井水挑回家,用毛巾擦擦身体都是享受。也有不少小伙伴偷偷去大渠里洗澡,但渠水冰凉、湍急,防渗水泥坂常覆有青苔,异常湿滑,每一年都会有淹死的孩子,所以家长知道是要打屁股的。检查孩子是不是下渠洗澡很简单,看皮肤就猜个大概。洗澡后太阳一晒,皮肤会又黑又光滑,如果再用指甲一划,皮肤上出现一道明显的白印子,那就百分百坐实了。我在上初中的时候,跟高年级同学去过一次大渠。那天天很热,放学路过大渠的“一道桥”,桥下有个闸门,闸门前是比较宽的水潭,水流相对平缓,但也比较深。他们脱光了下去洗澡,嬉闹着硬是把我也脱光了推下去。我从来没有下过水,下去以后双脚踩不到底,耳朵里又是轰轰的水声,吓得手忙脚乱边喊边叫往渠边爬,渠边的水泥坂又湿又滑,根本上不去,就更加慌乱。他们见我实在没本事,只好把我推上去。这是我唯一一次在大渠洗澡。

洗澡不易,所以就成了一件大事,一年之中也就是屈指可数的几次。要选一个家里人事情都比较少的日子,先把水缸挑满,再挑一挑水备用。在做完饭以后——饭前可不行,会影响做饭时间,也不能充分利用余热——用家里最大的锅烧水。夏天用柴火,冬天用煤,提前都要备好。洗澡要用大“卡盆”(成年人也能够坐进去的大铁皮盆,有圆形的,也有长方形的),人坐进去,温水泡一会儿,搓出垢甲,感觉身体都轻了很多。洗过澡,一般要两个人才能把“卡盆”里的脏水抬出去倒掉。这么费水费力的,家人轮着洗,一天时间有时候都不够。所以在我的印象里,洗澡几乎成了过年的一种仪式了。

1984年我考上大学,到了内地大城市。感觉学校的公共澡堂真是方便,再也不用为洗个舒服的热水澡发愁了。遇到寒暑假回家,难免抱怨几句洗澡不方便的话,父母还训斥我贪图享受忘了本。再后来,父母也住进了楼房,用上了自来水,洗澡都不用出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