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O2O、P2P究竟是个什么鬼?

(2015-12-02 11:28:31)
标签:

o2o、p2p

分类: 文摘
    几乎每天都在听说互联网+、o2o、p2p之类的名词,这是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社会产生的新业态。总在听,总在说,并不意味着明白其具体含义。譬如我,也只是听起来好像明白,说起来其实不明就里,模糊知道应该是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某种交易模式吧。直到有一天开会,领导问汇报者,什么是o2o、什么是p2p?与会者居然没有一个人能说得清楚,我才意识到,还真应该了解一下他们究竟是什么东东了。
    关于o2o,查百度百科:
    O2O即Online To Offline(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是指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O2O的概念非常广泛,只要产业链中既可涉及到线上,又可涉及到线下,就可通称为O2O。主流商业管理课程如MBA、CEO必读12篇及EMBA等均对O2O这种新型的商业模式有所介绍及关注。2013年O2O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开始了本地化及移动设备的整合,于是O2P商业模式横空出世,成为O2O模式的本地化分支。
    专家是这么说的:
    黄渊普(亿欧网联合创始人,首发百度百家)在一篇科普文中介绍道:
    O2O是什么?提这样问题的朋友大多是初步接触O2O的概念;而接到这样问题的人(包括普哥),虽然对O2O有所了解,但经常不知道该从何处开始回答。按照网上普遍传播的解释是“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很显然,这个解释说服不了太多的人。
 
  2010年8月美国人Alex Rampell最早提出O2O概念时,确实强调“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这个意思,在Alex看来,“可追踪,可衡量和可预测”,这相比以前的广告模式无法准确衡量效果(业界有“一半的广告费是浪费的,但不知道是哪一半”的说法)是巨大的进步。Alex提出O2O概念,和当时逐渐走热的Groupon、 OpenTable、Restaurant.com、SpaFinder等网站有关,这些网站确实有别于当时纯广告模式的Yelp。
 
  但是O2O并没有在美国火热起来,而是在2011年8月后,O2O概念逐渐在中国获得更广泛的传播。最早一批讨论O2O概念的人,大多属于经典概念派,开口闭口不离“闭环”,强调预先支付的重要性;这和当时团购在中国异常火爆有关。2011年和2012年的O2O,大多也局限在生活服务领域,为了直观理解,当时很多人干脆把O2O等同于生活服务电商,有别于过去10年的实物网络购物。
 
  确实,O2O和生活服务电商有相当大的重合度;但从一开始,O2O的概念就注定会突破生活服务的限制;孕育O2O概念的团购网站本身除了有餐饮团购外也有实物团购单。在中国,O2O的概念从2012年开始就慢慢被泛化;以苏宁为代表的传统零售企业宣布自己是O2O企业,理由是它们线上有电商网站,线下有实体门店,而且两者能相互配合促进。
 
  但线上线下配合促进并不容易,很多传统企业的线上线下是两套不同的体系;但是也有像苏宁这样的企业开始尝试“线上线下同价”,把线上线下的区别模糊化。暂时不说这类做法的效果如何,但确实把线上线下给混在了一起。与此同时,随着团购网站的大量死去,大型传统企业从2012年底开始成为了O2O的代言人。
 
  在很大传统企业看来,O2O和全渠道概念有很多重合之处,生活服务O2O原先强调的“闭环”、“预支付”被忽视,逐渐成为非必要条件;任何线上线下相互配合的举措都可以冠上O2O的旗号,这些举措可以是线上线下统一销售、也可以是线上线下的营销配合、线上线下客户体系打通等。
 
  而互联网巨头在线上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背景下,从2013年开始积极主动向线下渗透;互联网公司和线下传统企业的合作也打上O2O旗号。其实,不少互联网巨头做线下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圈线下的用户;当然,它们也投资和入股线下企业,使线上业务能和线下配合。对不少互联网公司来说,O2O是渠道下沉。
 
  所以,O2O发展到2014年,行业里面很少有人再去纠结是不是闭环,要不要预支付,分不分实物服务。亿欧网认为,不论什么行业,无论是销售,还是营销,或是客户关系管理,只要是线上线下相互配合的,都可以冠上O2O;无论是传统企业利用线上去促进转型升级,还是互联网公司利用线下去实现渠道下沉,都可以称为O2O。
 
  这样的回答,很可能会让很多人失望:高大上的O2O竟然没有一个石破天惊的解释!不少人甚至产生受骗的心理。但是,O2O依然有很大的意义,线上的互联网公司、线下的传统企业它们在各自发展了很多年后,终于开始有明显的交集了,两者肯定会擦出火花,未来将没有纯互联网公司,也不会有纯传统企业;O2O确实是有别于B2B、C2C和B2C。
 
  未来O2O的明星企业将诞生于线上,但做O2O的主体来自线下;亿欧网会更多从线下企业的视角去研究O2O;关于普哥为什么要去做一家O2O媒体,以及亿欧网为什么宣称自己为“移动O2O新媒体”,这些问题将在下一篇文章中回答。


    关于p2p,百度百科中提到的有P2P金融、P2P理财等概念。如果两者都罗列出来,篇幅太长,蚂蚁踏歌比较了一下,觉得选择P2P金融更容易理解一些。
    P2P金融又叫P2P信贷,是互联网金融(ITFIN)的一种。其中,P2P是 peer-to-peer 或 person-to-person 的简写,意思是:个人对个人。P2P金融指个人与个人间的小额借贷交易,一般需要借助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平台帮助借贷双方确立借贷关系并完成相关交易手续。借款者可自行发布借款信息,包括金额、利息、还款方式和时间,实现自助式借款;借出者根据借款人发布的信息,自行决定借出金额,实现自助式贷。
P2P金融模式自诞生以来,从欧美迅速扩展,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发展。这种模式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第一,有闲散资金的投资人能够通过P2P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找到并甑别资质好的有资金需求的企业主,获得比存款到银行更高的收益;
第二,有资金需求的企业主在P2P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仅靠点击鼠标输入相关信息就可完成借款申请、查看进度以及归还借款等操作,极大提高了企业主的融资效率
第三,对政府相关部门来说,这种模式都是网上公开进行的,所有平台交易数据随时透明可查,在利息税收和借贷利率方面更能轻松监控和监管;
第四,对社会来说,这种模式提高了资金利用率,遏制了高利贷的滋生和蔓延,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当然,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多搜集一些资料,弄懂这些新玩意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重症监护室
后一篇:好大一场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