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月是怎么回事?
(2013-07-09 18:36:54)
标签:
斋月穆斯林文化 |
这个月是真主安拉(Allah,或称“阿拉”)将古兰经(Quran,或称“可兰经”)下降给穆罕默德圣人的月份。古兰经里亦明言规定符合条件之穆斯林必须于此月守斋戒,每天从日出到日落期间停止饮食、性交等活动,日落后直至晨礼(Fajr,意即“日出”)前都可正常作息吃喝,晨礼唤拜一起便又进入斋戒状态。[1]
由于伊斯兰历是一个纯粹太阴历历法,所以与以太阳历为基准的公历相比,每个伊斯兰历年约少11天,也因此赖买丹月在公历中的开始日期每年都会推前11天,而所在季节也会按“冬→秋→夏→春”的顺序改变(如公历2012年斋月从7月20日开始),大约每33个太阳历年为一循环。
世界上有10亿以上的人信奉伊斯兰教。中国与全世界穆斯林一样,在每年教历9月,34,000多座清真寺与平日一样,每天要5次响彻诵经之声,虔诚的穆斯林们不但要按时进寺礼拜,还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斋戒。
对穆斯林来说,斋月是神恩之月,包括礼拜、斋戒和慈善。斋月的含义可以上溯到千多年前,大约公元610年。穆斯林相信,正是在这个时候,在阴历的第九个月,神(即真主安拉)降示了伊斯兰教的圣典《可兰经》的开篇诗行。
根据伊斯兰教,一位名叫穆罕默德的队商行走在麦加附近的沙漠中。这一幕发生在今天的沙特阿拉伯。在某个夜晚,一个声音从天空召唤他。这是天使加百列来告诉穆罕默德他被选择来接收安拉之言。穆罕默德在其后的日子里开始传诵诗歌,这些诗歌后来被编为《古兰经》。
斋月期间,许多清真寺每晚都会诵读《可兰经》中的诗篇。这种礼拜被称为台礼威哈拜。斋月结束时,整部经书都要诵读完毕。斋月是穆斯林可以建立与《古兰经》教义的联系的一个时节。
伊斯兰教认为,斋月是尊贵之月,原因有二:①该月为开始降示《古兰经》之月;②“盖德尔夜”在该月。斋月来临,穆斯林欢欣鼓舞,在一些伊斯兰教国家,人们大都通宵达旦,切磋教义、进行交往和社会活动。在该月内,穆斯林除完成斋戒功课外,还注重施舍和每晚的“特拉威哈”拜,诵读《古兰经》等。
首先,当不再注意自己的世俗需要如食物时,可以与上帝及自己的精神一面更加和谐。而且,斋戒还可提醒穆斯林记起穷人的疾苦。这种观念强化了斋月期间慈善的重要性。斋戒为穆斯林提供了一个实践自我控制与净化身心的机会。许多文化和宗教都因为这个目的而实行斋戒。斋月期间,斋戒使穆斯林在精神上变得更为虔诚,也促使他们发展一种与其他穆斯林之间的亲密感。
根据经文:“斋月时,凡是遵守宵礼以显示自己的信仰和寻求安拉赐福的人,他先前的罪孽将被洗净。”因此,白天斋戒后的斋月宵礼是为了清除以前犯过的罪孽。这样,宵礼就成了斋月仪式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斋月结束时,开斋前,穆斯林念诵大赞词。大赞词是一段宣言,表明世界上没有谁比安拉更伟大、更重要。大赞词一般在穆斯林完成一件重要任务时念诵,如完成斋月把斋时。
翻译过来,大赞词宣诵道:“真主至大,真主至大。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真主至大。真主至大,一切赞颂全归真主。”最好男人高声念诵大赞词,而女人默念。大赞词是开斋节开始的信号。它是信仰和圆满的欢快表达。
根据伊斯兰教教义,斋月期间,所有穆斯林从每天的日出到日落期间禁止一切饮食、吸烟和房事等活动。通常,人们在天晓前吃“封斋饭”(suhoor),在日落时以食物或饮料开斋,即“开斋小吃”(iftar)。
斋月期间,穆斯林会到清真寺(Mosque)作祷告,学习《古兰经》。除平日诵读的祷文外,他们还会在夜晚诵读一本特殊的祷文,该祷文比一般的祷文长2至3倍,被称为“他那威”(Taraweeh prayer/Night Pr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