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轰动一时的警察制造假案击毙“劫匪”一案有了新的进展。据报道,深圳市检方2013年2月7日披露了龙岗区龙新派出所民警李才坤制造假案击毙“劫匪”的一些犯罪事实。班某陆2012年7月1日凌晨1时20分和堂弟喝酒,随后其堂弟与人发生口角报警谎称被人打劫,一起被民警带到龙新派出所调查。值班民警李才坤分别询问班某陆及其堂弟后,证实其堂弟谎报案情。李才坤在询问班某陆时,认为班某陆态度嚣张,侮辱谩骂民警,且有犯罪前科,故认定其不是好人,遂萌生出制造一起虚假抢劫案将班某陆现场击毙的念头。……办案人员分析,基层民警的工作十分繁重,李才坤感到自己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却没有获得相应的认可。他希望自己能在工作上有突出表现,获得领导、同事和家人朋友的重视信任。而班某陆的出现,让他感到“有点机会可以把握”。(2月8日深圳新闻网)
受害人报假案固然不妥,竟惹来杀身之祸,实在令人震惊!在扼腕叹息的同时,我认为,报道中办案人员的分析,虽然有一定的道理,却着实让人难以苟同。
基层民警工作十分繁重是不争的事实,唯因他们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才赢得了群众的爱戴和拥护。公安部门和政府其他部门相比,级别相同,人数大致相当于其他政府部门的总和,占据公务员队伍的“半壁江山”,因此,警察队伍压职压级现象十分严重,这也是事实。但是,如果把李才坤杀人归因于此,岂不是广大公安干警违法犯罪都有了理由?
从李才坤这个个案不难看出,李坤才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出现了偏差。“三观”出问题,心理必然失衡,行为就会出格,为了达到他自己认定的目的,不择手段,与职业道德偏离,与社会道德偏离,与法律法规相悖。这才是酿成恶果的根本原因。正如办案检察官指出,李才坤的精神是正常的,但心理是病态的,扭曲的。
“三观”的形成,外因在于单位、组织的教育培养,内因在于自身的学习、修养。实际上,我们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吸收都是有选择的。即便是天天念叨灌输,最终的效果还是取决于自身。试看那些贪官,哪个不是反腐倡廉挂在嘴边的?价值观不是照样扭曲?绝大多数的公安民警和李才坤一样身处基层,有些在更加艰苦的地区和岗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书写着自己的无悔人生。所以,李才坤“三观尽毁”,关键在于个人。
当然,李才坤案件反映出的基层民警工作繁重,待遇偏低,容易造成心理失衡问题,也应该引起全社会关注。一些民警调侃,认为从严治警真抓实干,从优待警画饼充饥,不是没有道理。在职级待遇到不了位的现实情况下,适当提高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就显得很有必要。不可忽视的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前所未有,获得认同、获得尊重的需求十分迫切,心理疏导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各级组织和各单位对此的认识难说到位,就是认识到了,能够满足这种社会需求的资源也十分紧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