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魂灵》的作者究竟是谁?
(2009-12-02 19:09:11)
标签:
果戈理死魂灵教育杂谈 |
分类: 随笔篇 |
与其说我喜欢语文,不如说我喜欢读文学书籍。
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学校语文教研组的组长,公认的好语文老师带我们的课。要知道,他教过的学生,语文成绩就是比别人高,不服不行。但是,我却不喜欢他的授课风格,连带着对语文的兴趣也降低了。
那时候,语文课节录了果戈理的《死魂灵》做课文,文章怎么样暂且不说,不久就有单元测试,其中就有《死魂灵》的作者是谁这样一道很简单的文学常识题,我的答案是,果戈里。然而,等拿到卷子,一个大红的叉赫然醒目。我不解,就认真听老师的讲评。讲到这一题,老师有些得意,又有些痛心,摇头晃脑说,早就知道会有人写“果戈里”,但这是错的,应当是“果戈理”。
我不以为然,举手说,老师,我好像见过写成“果戈里”的,况且是译名,“里”字带不带“王字边”有什么关系?
老师严肃起来,说,同学们,治学一定要严谨。这位同学说,看到过“果戈里”这种写法,但是,课文就是标准,课文不是这么写,那么,我们考试的时候就不能这么写,否则就是错误的。切记,高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些细节,否则,这里扣0.5分,那里扣0.5分,差距就出来了。还有,“理”的偏旁是“斜玉边”,不是“王字边”。
我立刻佩服起老师来,难怪经他指导的学生成绩要好一些呢。
这时,又一位同学举手说,老师,语文书的目录上,《死魂灵》的作者写的是“果戈里”,课文写的却是“果戈理”,两个写法应该都对吧?
老师一愣,翻了翻书,略一沉吟,说回去教研组再讨论一下吧。
第二天的语文课,老师说,经过教研组讨论,认为还是应该写“果戈理”更保险一些,希望还是以课本为准。
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有些厌倦,听老师的好了。
不久,有一个会考,又出了这道题。我们有了前一次的特殊讲评,都非常自信地写了“果戈理”。
然而,这次,我们又错了。标准答案是: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