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赵本山郭德纲二人转相声小品谈天说地生活人文精神 |
分类: 杂文篇 |
赵本山郭德纲的走红与人文精神的失落
赵本山在美国演出后遭到了非议,原先以为是他不了解票务问题,讲话不慎,得罪了媒体和帮助他的热心人,但后来看有些报道,原来更主要的是华侨同胞对其小品的低俗化不满。这个结论是与次日姜昆的演出对比后得出的。“另一只眼看本山”,不觉惊醒,当今赵本山和郭德纲的走红,实际是低俗化的胜利,是人文精神的沉沦。
其实赵本山是我非常喜爱的演员。我不是东北人,对二人转了解不多。偶然看了几场演出,内容低俗、色情得吓人。赵本山提倡“绿色二人转”,为二人转登上大雅之堂做了不懈的努力,还是非常令人敬佩的。有时候,我甚至想起侯宝林先生对相声的贡献。他的小品,非常关注小人物,关注弱势群体,虽然是喜剧,但出发点是善意的,有时候让人发出带泪的笑,所以深受老百姓的欢迎。不过,“花无百日红”,要想继续保持在小品界的地位,压力是越来越大。我们不能断言他已经江郎才尽,但他的小品慢慢地变味儿也是事实,耍贫嘴,蒙骗小人物,嘲笑残疾人,成为他近期小品的主要内容。也许,赵本山也很得意,能在几分钟里把很荒诞的情节“忽悠”得合情合理,真的是“太有才了”,但是和前期小品相比,从思想内容看,对小人物和弱势人群的同情正在迅速消失,其立场正在悄悄改变,早期那种人文关怀慢慢不见了。赵本山正在慢慢地低俗化,不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是好看就行,深入思索太累,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美国是极讲究“政治正确”的国家,耳濡目染,华侨们对种族、对特定人群的可能的歧视性语言与情节十分敏感,站在另外一个角度,马上就发现了赵本山的问题所在。
不禁想起另外一个红得发紫的人物——郭德纲。有人说,郭德纲拯救了相声,使相声回到了传统。也许从某种角度看,有一定的道理。不过,郭德纲的相声,嘲笑生理缺陷,变着法儿骂人,占别人辈份儿的便宜等等,俯拾皆是,虽然满足了许多观众、听众的需求,但总体的格调并不怎么样。侯宝林先生靠相声起家,他把相声从低俗的街头杂耍提升到语言艺术的高度,体现的是真幽默而不是哗众取宠。侯与郭的高下之别不可以里计。
也许,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小品、相声要想继续生存,只能越来越迎合低俗,让人文精神日益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