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把国人过“洋节”视为洪水猛兽
眼下,圣诞节马上到了,不管你喜不喜欢,各大酒店已经铆足了劲,非要大挣一笔不可,而且,绝对能够大挣一笔。
本来我是反对过“洋节”的。中国人不好好过中国节,却一知半解地过宗教色彩很浓的圣诞节,夷匪所思的情人节,着实让人气恼。可是想想,中国的节日有什么好?春节的饺子,元宵节的汤圆,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除了吃,还有什么?早已不为果腹的国人,对这一类的吃食,兴趣已经降到极点,而节日承载的文化内涵,早已经荡然无存。倒是异国情调的圣诞节,浪漫的情人节还能引起一些兴趣。
为什么?
我不是专家学者,说不出高深的理论。但是,我个人感觉,其一,过中国节太累。走亲访友,繁文缛节是少不了的。过洋节,压力小得多。虽然圣诞节也吃,可还有圣诞表演和礼物,况且不用繁文缛节,自己乐和了,多好!情人节则仿佛专门给“二人世界”一个空间,浪漫岂能与人言说?其二,我们多的是介绍西方文化,从小要考英语的四级六级,期间包含的文化信息当然要影响年轻人的趣向。而中文呢?哪怕学生把英语和语文用同样的时间来学习,也不至于现在每个单位都为找到合适的写“材料”的人犯愁。对于历史悠久的中国节,知道文化背景的当然就是凤毛麟角。其三,我们的节日,形式太过单一。“一定的形式体现一定的内容”,没有差异化的形式,哪里反映不同的内容?吃,对于国人,是核心中的核心。哪个节日少得了吃?而且除了主食因节日不同有所不同外,有多大区别?
我虽然不过“洋节”,但我不反对别人过。毕竟,过个节日,调剂一下生活,如果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气氛,何必反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