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的没人抢得走!
(2014-02-20 16:03:53)
标签:
韩国泡菜申遗杂谈 |
分类: 时评随笔杂谈诗歌 |
文/子夜的昙
去年底,“韩国泡菜越冬文化”申遗成功,引来中国网民再次“不服”和各地小吃“哭了”,纷纷指责韩国人又偷了中国人的东西。
这是继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以后,韩国人的申遗再次让“中国人不高兴”。其实同韩国泡菜越冬文化一起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的,还有中国的珠算。但珠算申遗成功,并未让中国人产生自豪感,也并未引发多大的关注。
相反,中国人仿佛更为关心韩国人的泡菜,在联合国公布新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的当天以及后来,新浪微博里韩国人泡菜申遗的话题数量,远远、远远高过珠算申遗成功的话题量。到笔者成稿时为止,在新浪微博搜索键入“韩国泡菜申遗”,共跳出390多万条微博,而“珠算申遗”只有区区的13万条。二者的关注度差距可以用天上地下来形容。
很显然,中国网友对文化保护的本身,并不见得会有多大的兴趣。之所以韩国泡菜申遗成功会引发中国人那么大的关注度,我想大概是觉得自己的东西被人抢走了吧,也可能有对这个曾经为中国属国的小国家从心里眼生出的一种不屑。
我其实不太认为韩国泡菜属于中国文化,可能韩国泡菜与中国的发酵酸菜有原理相同的地方,但并不等于中国的泡菜。还有专家声称韩国泡菜的祖先是重庆的酸菜,但我遍查典籍,却并未有此记载。相反,最早有酸菜(或泡菜)记载的,是目前中国的东北地区,此记载或许可以看作酸菜最早是东北及朝鲜地区的一种普遍存在。也就是说,韩国人抢走中国文化用来申遗的指责并未有什么根据。
较之于韩国人把泡菜申遗的本身,我对中国人所表现出的激烈反应更感兴趣。本身中国与韩国都同属儒教覆盖国家,而且韩国还在很长一段时间与中国是宗主国关系,文化相近肯定是在所难免。但文化这种东西并无国界,某种文化或许发端于某个国家和民族,但却并不等于就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专属。举个例,佛教发端于印度,但曾经却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数个亚洲国家的国教。就算到了现在,汉传佛教也被认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少林寺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那么,你能说这是我们抢走了印度人的东西么?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韩国人申遗成功的,并非只是一种食品而已,而是泡菜越冬文化。泡菜之于韩国人来说,就等于他们的魂,有60%以上的韩国人每天三顿都要吃泡菜,而90%以上的韩国人,每天至少会有一顿饭有泡菜。而且韩国人几乎是人人都会做泡菜,很多家庭,到现在家里依然会有几十甚至上百个泡菜坛,每一间寺庙的后院,都会存放有几百个泡菜坛,场面蔚为壮观。即便是现代建筑也并未改变他们这一传统,都市里的现代化公寓留给泡菜坛的位置有限,但韩国人却发明了专门存放泡菜的泡菜冰箱,并被广泛使用。
反观我们,就拿“哭了”的四川泡菜来说,不要说泡菜文化,试问有多少人还会做泡菜?还有多少家庭除了跳水泡菜坛以外还存留有泡菜老坛?又有几家开发商在做建筑设计的时候,去考虑过四川人的饮食传统,给大家预留下存放泡菜坛和酸菜坛的位置呢?
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数不清的中国人哭着喊着委屈着哭诉“韩国人抢了我们的东西”,但我们自己是否又自问过,你自己对端午节还有什么感情?江陵端午祭确实发端于中国,但不管是祭祀的目的和仪式,韩国人都完整保留了端午祭最初的样子,而在韩国,端午节是个大节,要放国假五天。如果不是韩国把端午申遗,我们又几时去珍惜过我们自己的端午节呢,要不是韩国人申遗的刺激,我们的端午节甚至连假期都没有。
虽然微博上对韩国泡菜越冬文化多是不服、谩骂、嘲弄,但也有理智的声音出现。@华商网
还有不少网友认为我们应该吸收韩国在传统文化保护上的执着和经验。@食家饭
还是那句话,文化并无国界。你自己的文化没人抢得走,只要你不丢。而对于这种事情,不要老是像一个弱者受到刺激一样,喋喋不休的“不服”,或者是充满着虚无优越感的嘲笑、贬低和打击。大可以扪心自问一下,是否有不少传统就从自己的手心溜走?自己对身边很多传统的态度,是否是视而不见的漠然?不能再等到看到别人因为保护得力申遗了,就酸葡萄效应,只会嘲讽。拜托,全都长点出息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