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饭再睡--书评《寻找韩国之美的旅行》

标签:
裴勇俊寻找韩国之美的旅行传统手艺文化 |
分类: 书评影评 |
http://s8/mw690/429963c0gda0118791147&690
吃完饭再睡
文/子夜的昙
书从“家常便饭”开始。因为前一天晚上熬了夜,作者赖在床上不想起来,心里想着如果是在家里,母亲会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端到他的房间,“哪怕是蒙着被子,竭力表达愤怒时,母亲还是会说‘吃完饭再睡’”。作者认为世间最奇妙的力量,就是“饭的力量”,“即使有不胜其烦的难事,只要面对热气腾腾的饭桌,家人团团围坐,日常生活中的纷扰和焦虑就会烟消云散,克服困难的力量也随之而来”。
我是在靠着窗外射来的暖暖冬阳中读到这段话的,其时,母亲正在厨房里忙碌,那几天,她做了很多传统的川菜。这些川菜其实就算四川人,也很多人没有吃过,制作这些菜时,母亲还把我叫到厨房,手把手教我如何选料,如何配料,过程甚为繁琐。她说: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食材本身的美味不被走失,也只有这样做出来的菜才好吃,你要学到这些,不然我哪天太老了,失去味觉了,你就吃不到这么好的味道了。
传统的菜,家人团团围坐吃饭给人的力量,这些“家常便饭”的小事,最易被忽略,也最能直入人心。所以,刚开始读《寻找韩国之美的旅行》,心里就被一种东西润润地温暖着。作者也是从这样的“家常便饭”开始,从普通家庭日常享用的饭菜和饮食礼节,一步步展开他寻找到的韩国文化的传统之美。
《寻找韩国之美的旅行》的作者是韩星裴勇俊,他专门停工一年,遍访韩国的传统文化。循着裴勇俊的“寻找脉络”,韩国传统美食、瓷器、茶艺、织布、韩屋、韩服制作等等工艺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亲自去染布、烧陶、酿酒、炒茶,体验这些传统工艺的手工制作过程,再加上作者在书中选用的他亲手所拍的500幅传统手艺的图片,读着读着,便身临其境,感觉旅游和寻访的那个人正是自己,而这本书仿若就是自己写成。
不得不说,裴勇俊的文字很有感染力,平淡、清新、自然,却优美深刻,对那些传统工艺的记录,没有半点浮夸和豪华,他带着对传统的虔诚之心,很生活化地记录下自己介入和理解以及顿悟的过程,娓娓道来,却触动人心。寻访的过程,令裴勇俊发现了传统文化之美,并且乐于将自己的发现与人分享。所以,在书的最后,裴勇俊列出了4条旅游线路,他希望读者可以通过这4条“寻访传统文化”的线路,嗅出传统文化的芳香。
同时读的书,还有日本作家盐野米松的《留住手艺》,这是盐野米松耗费40年时间对全日本传统手工艺人的访谈实录。受访的手艺人不是做装饰类艺术品的,他们所拥有的手艺,都与生活密切相关,有船匠、铁匠、手编匠、柳编匠、造宫殿的木匠等等。其实,退回去几十年,这些手艺不管在日本、韩国,还是中国,都十分常见,但现在都被机器替代。而竹编手艺人夏林千野总结手艺人的一句话:“我们是靠手来记忆的。”更是令人唏嘘。
这两本书中记录的很多,都曾经出现在我们儿时的记忆里。那些在自己生活中已经消隐或者正在消隐的传统,很能唤起我们的回忆和心痛。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被我们一点一点在没有知觉中丢掉的,就像一张被撕成碎片的纸,一片一片的小碎片几乎要被扔完时,才想到我的那张纸不见了。丢得毫无痛觉,但意识到失去时却已经太晚。
读完这本书,也会十分感慨,在我们看来,日韩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已经做得很好,但依然面临着传统的消失和保护不足。所以,裴勇俊的笔下,除了有传统文化的芳香,还有传统匠人的惆怅,有老茶园得不到政府资助的遗憾,有博物馆门可罗雀的寂寞,有他自己对传统手艺渐次消失的忧心忡忡……所以裴勇俊会说:如果本书能让读者关心韩国的文化,进而关心整个亚洲优秀的文化,我就别无所求了。
在《寻找韩国之美的旅行》的“序”中,首任韩国文化部长官李御宁把传统文化喻为“花香”,而在他的眼里,那个叫裴勇俊的漂亮年轻人,则有着雪中梅花的芳香。确实,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是会隐隐闻到淡淡的芳香,尤其在这个寒冷的冬日,这本用对传统文化的真诚浇灌出来的书,实则是给人温暖,并且香气馥郁。或许,这就是传统文化所散发出来的花香的力量。
http://s14/mw690/429963c0gda01522e200d&690
http://s9/mw690/429963c0gda016407a528&690
http://s15/mw690/429963c0gda0179c2e7fe&690
http://s5/mw690/429963c0g7c3359c3c3f4&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