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罗泉,坚守着传统的未开发古镇

(2009-02-26 01:35:45)
标签:

罗泉古镇

旅游

分类: 游记.美食

罗泉,坚守着传统的未开发古镇

 

 翘角的封火墙,是川南民居最主要的特色,我也是在这种建筑中出生长大。给一位江南出生的朋友看过这张照片,他说,咋有点古罗马建筑的风格呢?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罗泉,坚守着传统的未开发古镇

古镇之所以为古,不仅仅是其建筑,原住民是古镇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原住民赶出古镇所进行的保护,只是开发,不能称为保护。没有了原住民的古建筑,便没有了这个古镇最重要的生命,这是古镇的灵魂。

 

文/图 子夜的昙

2002年,为了写一篇古镇保护的文章三次进入古镇罗泉。事隔七年以后,再次进入罗泉,依然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这七年,是全国房地产最为轰轰烈烈的七年,但古镇罗泉,同七年前却没有什么两样,建筑依旧,居民们的生活方式也是古朴依然。成都周边古镇极多,但真正给人古镇感觉的,仅有罗泉,虽然其未被开发,且游人稀少。

 

因为在铁佛古镇有耽误,傍晚时分才赶到罗泉,正好错过了逢单日的赶场天,有点遗憾,但也为下次的造访找了一个绝好的理由。古镇五里狭长老街,完全没有了赶场时的热闹,居民们早早关了店门,古镇也因此显得十分安静。晚上在古镇保存最好的“绣楼”住下,每晚每人20元钱,床铺干净,木板楼踩上去咯吱作响,倒是别有一番情趣。

 

深夜的罗泉,如果没有鸡鸣狗叫,那真是可以称得上寂静无声。谁家的狗不知什么原因叫了,引得全镇的狗都“汪汪”回应,一时狗叫声此起彼伏,时远时近。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到一家豆腐店取了前一天晚上预订的豆浆,两块钱的豆浆,把三个人的肚子都填得很饱。古镇人口不多,而且做豆腐的人家很多,因为平时不大会有豆浆卖,要吃豆浆,都需要前一天晚上预订。

 

因为不是赶场天,古镇三分之二的店面都没有开门。初春的阳光很好,老人们捧着烘笼在街边晒太阳,而狗儿猫儿们也不甘寂寞,在阳光下玩得十分快乐。古镇只有一条长达五里的狭长老街,老街很长,青石板路让人感觉心里踏实无比,两边古色古香的房屋虽然破旧,却感觉十分亲切,雕檐翘角封火墙,让我怀念起川南的老家老屋,我也是在那样的房子中出生长大。

 

 在一个是把房地产视为支柱产业的年代,这些古朴的建筑却保存完好,不得不令人惊叹。七年前,第一次踏入这个古镇的时候,罗泉至成渝高速的公路传说是两年内会修好。这在当时是最鼓舞罗泉人民的消息,大家都认为,公路修通了,古镇罗泉便可以迎来八方游客,很快实现居民们心中的现代生活。但那时的我,也杞人忧天似的担忧这个古镇的建筑会因为公路的修通而消失。

 

公路修通了,古镇却并没有消失,七年间没有什么新的建筑在这个古镇出现,虽然现代文明带给了古镇居民们新的享受,但他们的生活方式却依然如故。河边依然有洗衣的棒槌声声,老街上卖的食品,依然是镇上的居民们用最传统的方式做成。

 

七年前来这里采访的时候,我很固执地认为古镇的保护就是保留那些古老的建筑。但今天来看,我当时忽略的,恰恰是能够让古镇保持古朴的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很多古镇,因为所谓的保护,因为所谓的开发,赶走了原住民,搬进去的是商人,古镇虽然建筑留下了,但文化却消失了。原住民们带走的,不仅仅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带走的更是这个地方的文化和这个地方的灵魂。灵魂都走了,保存下来的建筑便也失去了生命,也失去了古镇最摄人心魄的东西。

 

罗泉的可贵,就在于其在保留建筑的同时,原住民延续着这个古镇所特有的文化。即便有一些房屋因为太过破旧而被居民们进行了简单的改造,但那种水泥和瓷砖进行的改造,竟然不会让人感觉刺眼,甚至觉得与古老的建筑还蛮协调。

 

因此心里隐隐作痛,想到成都市中心被毁掉的宽窄巷子。没有了原住民的宽窄巷子,已丢失了他的文化,丢失了他的灵魂。改造后只去过宽窄巷子一次,再也找不到那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附:罗泉古镇离成都市一百多公里。从成都市区出发,上成渝高速,在球溪下高速,下高速路大约二十公里左右便到罗泉。全程需要两个小时左右。罗泉逢单日超场,赶场很热闹,会有很多千奇百怪的商品。罗泉的特产很多,麻辣豆腐乳,豆腐宴最为有名。

 

 

罗泉,坚守着传统的未开发古镇

 正是菜花开的季节,古镇的狗狗显得也是十分悠闲,衔了花不知道要送给谁呢,古镇的狗狗也是相当有气质吧?呵呵!

 

 

罗泉,坚守着传统的未开发古镇

 

 “保路运动会”的会址,当年就是在这里开的秘密会议,随后发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这是古镇三个被列为文物的建筑之一,但大门紧闭,年久失修。

 

罗泉,坚守着传统的未开发古镇

 捧着烘笼的老人在阳光下昏昏欲睡,而旁边的小孩还玩得十分开心。不知道小孩长大以后,这座古镇是否还存在。

 

 

罗泉,坚守着传统的未开发古镇

 小摊上是古镇的特色食品,麻辣豆腐乳,黄粑,皮蛋等,用最以古老的方法做出来的传统美食,味道真的胜过工业食品很多倍。

 

罗泉,坚守着传统的未开发古镇

 油静的巷子,即便在赶场天,也是很安静的!

 

罗泉,坚守着传统的未开发古镇

 

 

罗泉,坚守着传统的未开发古镇

 城隍庙前的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抗战胜利后,为罗泉籍的抗日阵亡将士立的纪念碑。抗战时期,众多罗泉籍的青年参加了抗日战争,生还者寥寥。为了纪念这些抗战英雄,龙泉人民立起了石碑纪念这些烈士。

 

 

 

 

 

罗泉,坚守着传统的未开发古镇

 

 

 

罗泉,坚守着传统的未开发古镇

 

 

罗泉,坚守着传统的未开发古镇

 

 

罗泉,坚守着传统的未开发古镇

罗泉曾盛产井盐,曾是盐商聚集地。这座盐神庙据说是全国仅有的一座盐神庙,里面供奉有盐神、药神以及川主(蜀郡守李冰)。每年正月初五至十五,盐神会点天灯祈福,据说天灯是用来与天神交流的,可以把人们的愿望传给天神。

罗泉,坚守着传统的未开发古镇

盐神庙里的古戏台,以前镇里好几座这样的古戏台,目前保存完好的就只有这座了,城皇庙也有古戏台,但城皇庙由于没人管理,已经破败不堪。

 

罗泉,坚守着传统的未开发古镇

 盐神庙里的建筑是最为典型的川南建筑风格

 罗泉,坚守着传统的未开发古镇

与盐神盐有过同样辉煌的城皇庙,无人管理已经破败不堪。十年前其与盐神庙境况相差无几,后来有道士进驻盐神庙,盐神庙得以保留下来。但由于资金和精力各方面的原因,盐神庙里的两个道人无法顾及城皇庙,城皇庙因此落到今天的破败。

 

 

 

 

罗泉,坚守着传统的未开发古镇

 

 

罗泉,坚守着传统的未开发古镇

 古镇保存最完好的建筑:绣楼。这里已经成为一家客栈,新刷的红色油漆,反而没有那种亲切和古朴感了。我们就住的这家客栈。

 

罗泉,坚守着传统的未开发古镇

绣楼上望出去,李子花油菜花鲜艳绽放。

 

罗泉,坚守着传统的未开发古镇

 

 绣楼的大门。列为文物的绣楼,竟然给人与整个古镇不太协调的感觉。呵呵,或许是我的心理作用。

 

 

罗泉,坚守着传统的未开发古镇

 

 

罗泉,坚守着传统的未开发古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