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的昙:我的同志朋友,那个不能见阳光的人
“我是一个不能见光的人!”每当有人提到“同性恋”三个字,我便会想起这句话,以及说这句话的人。
用他的话来说,他是圈中的人,他是我的朋友,我们曾经如姐妹一样一起逛街购物,他会打毛衣,毛线围巾,还有漂亮的手套,这些都是我这个真正的女人所不能的。在认识他之前,我莫名其妙地天生似的反感同性恋,总觉得有种脏或者是肉麻的感觉。
他不是四川人,在来成都之前,他在西安,他是天生的圈中人,这是他自己说的,因为刚刚懂事开始,他便发现自己只喜欢男人,而不喜欢身边的女子,虽然他俊秀的外表总会惹来不少女孩子的爱慕。15岁那年,他第一次爱上一个人,一个男人,他像一个怀春的少女一样对那个男子朝思暮想,他被自己异于常人的爱情吓坏了,他拼命告诉自己不要去想他,不要去想那个男人,可他越想忘记这个男人,这个男人便越清晰地出现在他的梦中。他的初恋在一场旷日持久的暗恋中结束。
喜欢上了男人,使他的有了很沉重的罪恶感,从那时开始,他便认定,自己是一个见不得阳光的人。他曾经拼命地努力,想让自己喜欢上一个女孩,哪怕一点点的喜欢,但不行,他无法喜欢上一个女孩。更要命的是,他从来没有过真正的爱人,他的所有恋爱,都是单恋,单恋使他痛苦,使周围的人排斥他,也使他离爱越来越远。
不知道为什么,他爱上的人,都不是圈中的,他不喜欢圈内人的气质,而圈外异性恋的男子却总是他倾慕的对象。这样奇怪的爱情,使他总是活在阴暗的痛苦的挣扎之中。
离开西安之前,他爱上了自己的同事,一个阳光高大的男人,两人曾经是很要好的朋友,当他多次的暗示终于使同事明白他爱上了他以后,同事的反应相当强烈,立马与他断绝了来往。他天天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同事阴着脸在他面前走来走去,他内心的那种撕裂似的痛苦无人能解。终于有一天,他再次鼓起勇气邀请同事吃饭,在电话里,同事对他说了极其难听的话。不久,他感觉到了办公室里同事们异样的目光。他的处境开始在办公室艰难起来。
真的呆不下去了,他对自己说,辞职以后,他窝在家里不思不想地猫了一个多月。听圈中的人说,成都对同性恋比较宽容,他想着到成都来发展,并且也渴望能在成都求得一份真正的爱情。那一年,他到了成都,有了新的工作岗位,多年的抑郁在刚到成都的时候好似扫去了不少。因为工作上的接触,我同他成了朋友,他不向我掩饰他的同志身份,他曾试图教我这个笨手笨脚的女人打毛衣,但失败了。他向我学习做川菜,他成功了,很快就青出于蓝胜于蓝。我们一起逛商场,到伊藤买家居用品,到王府井买副食,我几乎忘记了他的性别。有时,他也会带我到那个成都很有名的同志酒吧看反串的表演,他学唱女声很美,几乎让人听不出是一个男性在唱歌。
他在成都的圈中很受欢迎,但他依然难以对圈中的男子中意。我相信,如果不是那次意外,他能够在成都寻到他真正属意的另一半。但他总是那么倒霉,那一次意外,使他相信,即便在圈子人看来对同性恋相当宽容的成都,平常人也依然容不下他那悖于常性的取向。那一天,他办公室的桌子上,多了一本杂志,那本杂志的名字叫《朋友》,是专为同志办的一本刊物,刊物上描写的,除了同性性爱的相关知识外,还有一些同性之间的爱情故事。或许是他过于大意,他那天竟然忘记了从办公桌上拿走那本杂志。读到杂志后大惊小怪的女同事很快就大呼小叫地呼来其他同事参观那本“怪怪“的杂志,他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办公室里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了他是同性恋。
他重新回到了过去那种忧郁的状态,沉重的压力使他又一次辞职。那段时间,他很少同我联系,而我也因为工作太忙而忽略了他的情绪变化。几个月后,他从广州给我打来电话,告诉他,他已经浪到了广州。我们后来几乎都是用伊妹儿联系,“我是每一座城市的过客,家,在我的印象里就是永远的漂泊……”、“我是一个只能在黑暗中生活的人,阳光对我近于奢侈……”他伤感的情绪透过伊妹儿传递给我。我不知道如何安慰他,每次的回信,我都是只能说:阳光会很近的,阳光会很近的,幸福会到来的。2003年一年的时间,我没有了他的消息,在今年春天,我才从他的伊妹儿中得知,他在医院住了很久,抑郁症。后来,我又没了他的消息,他现在在那呢?住院?还是在哪座城市阴暗的角落里默默伤感?
本来,他是那么的才华横溢,而且圈中的很多人也真的都是那么的优秀。只是因为取向的不同,他就要忍受很多的不平和折磨。他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伤害到任何人,没有伤害到任何群体,但是却要时时忍受别人的伤害。我们可以包容世上太多的东西,包括那些不断对我们造成伤害的人和事,但我们却无法容忍一个不会伤害我们的人,他们做错了什么?我们的歧视是否就真的那么理直气壮?
是的,同性恋可以传播艾滋病,但即便真有那么大的危害,那也只能在圈中传播。但是,异性恋造成艾滋病的比例高多了,为什么不以这个理由禁止异性恋呢?对自己宽容,对这一群总是远离阳光的可怜的人却是这么的苛刻,我们太爱我们自己了!
“我是一个不能见光的人!”每当有人提到“同性恋”三个字,我便会想起这句话,以及说这句话的人。
用他的话来说,他是圈中的人,他是我的朋友,我们曾经如姐妹一样一起逛街购物,他会打毛衣,毛线围巾,还有漂亮的手套,这些都是我这个真正的女人所不能的。在认识他之前,我莫名其妙地天生似的反感同性恋,总觉得有种脏或者是肉麻的感觉。
他不是四川人,在来成都之前,他在西安,他是天生的圈中人,这是他自己说的,因为刚刚懂事开始,他便发现自己只喜欢男人,而不喜欢身边的女子,虽然他俊秀的外表总会惹来不少女孩子的爱慕。15岁那年,他第一次爱上一个人,一个男人,他像一个怀春的少女一样对那个男子朝思暮想,他被自己异于常人的爱情吓坏了,他拼命告诉自己不要去想他,不要去想那个男人,可他越想忘记这个男人,这个男人便越清晰地出现在他的梦中。他的初恋在一场旷日持久的暗恋中结束。
喜欢上了男人,使他的有了很沉重的罪恶感,从那时开始,他便认定,自己是一个见不得阳光的人。他曾经拼命地努力,想让自己喜欢上一个女孩,哪怕一点点的喜欢,但不行,他无法喜欢上一个女孩。更要命的是,他从来没有过真正的爱人,他的所有恋爱,都是单恋,单恋使他痛苦,使周围的人排斥他,也使他离爱越来越远。
不知道为什么,他爱上的人,都不是圈中的,他不喜欢圈内人的气质,而圈外异性恋的男子却总是他倾慕的对象。这样奇怪的爱情,使他总是活在阴暗的痛苦的挣扎之中。
离开西安之前,他爱上了自己的同事,一个阳光高大的男人,两人曾经是很要好的朋友,当他多次的暗示终于使同事明白他爱上了他以后,同事的反应相当强烈,立马与他断绝了来往。他天天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同事阴着脸在他面前走来走去,他内心的那种撕裂似的痛苦无人能解。终于有一天,他再次鼓起勇气邀请同事吃饭,在电话里,同事对他说了极其难听的话。不久,他感觉到了办公室里同事们异样的目光。他的处境开始在办公室艰难起来。
真的呆不下去了,他对自己说,辞职以后,他窝在家里不思不想地猫了一个多月。听圈中的人说,成都对同性恋比较宽容,他想着到成都来发展,并且也渴望能在成都求得一份真正的爱情。那一年,他到了成都,有了新的工作岗位,多年的抑郁在刚到成都的时候好似扫去了不少。因为工作上的接触,我同他成了朋友,他不向我掩饰他的同志身份,他曾试图教我这个笨手笨脚的女人打毛衣,但失败了。他向我学习做川菜,他成功了,很快就青出于蓝胜于蓝。我们一起逛商场,到伊藤买家居用品,到王府井买副食,我几乎忘记了他的性别。有时,他也会带我到那个成都很有名的同志酒吧看反串的表演,他学唱女声很美,几乎让人听不出是一个男性在唱歌。
他在成都的圈中很受欢迎,但他依然难以对圈中的男子中意。我相信,如果不是那次意外,他能够在成都寻到他真正属意的另一半。但他总是那么倒霉,那一次意外,使他相信,即便在圈子人看来对同性恋相当宽容的成都,平常人也依然容不下他那悖于常性的取向。那一天,他办公室的桌子上,多了一本杂志,那本杂志的名字叫《朋友》,是专为同志办的一本刊物,刊物上描写的,除了同性性爱的相关知识外,还有一些同性之间的爱情故事。或许是他过于大意,他那天竟然忘记了从办公桌上拿走那本杂志。读到杂志后大惊小怪的女同事很快就大呼小叫地呼来其他同事参观那本“怪怪“的杂志,他回到办公室的时候,办公室里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了他是同性恋。
他重新回到了过去那种忧郁的状态,沉重的压力使他又一次辞职。那段时间,他很少同我联系,而我也因为工作太忙而忽略了他的情绪变化。几个月后,他从广州给我打来电话,告诉他,他已经浪到了广州。我们后来几乎都是用伊妹儿联系,“我是每一座城市的过客,家,在我的印象里就是永远的漂泊……”、“我是一个只能在黑暗中生活的人,阳光对我近于奢侈……”他伤感的情绪透过伊妹儿传递给我。我不知道如何安慰他,每次的回信,我都是只能说:阳光会很近的,阳光会很近的,幸福会到来的。2003年一年的时间,我没有了他的消息,在今年春天,我才从他的伊妹儿中得知,他在医院住了很久,抑郁症。后来,我又没了他的消息,他现在在那呢?住院?还是在哪座城市阴暗的角落里默默伤感?
本来,他是那么的才华横溢,而且圈中的很多人也真的都是那么的优秀。只是因为取向的不同,他就要忍受很多的不平和折磨。他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伤害到任何人,没有伤害到任何群体,但是却要时时忍受别人的伤害。我们可以包容世上太多的东西,包括那些不断对我们造成伤害的人和事,但我们却无法容忍一个不会伤害我们的人,他们做错了什么?我们的歧视是否就真的那么理直气壮?
是的,同性恋可以传播艾滋病,但即便真有那么大的危害,那也只能在圈中传播。但是,异性恋造成艾滋病的比例高多了,为什么不以这个理由禁止异性恋呢?对自己宽容,对这一群总是远离阳光的可怜的人却是这么的苛刻,我们太爱我们自己了!
前一篇:支持肯德基,我还吃洋快餐(旧文)
后一篇:春寒料峭.倒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