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公亭位于道山亭的西面,长方形,是1957年为纪念明代抗倭名将黎鹏举而建。前几年竟被大火所毁,此亭为2004年重建。


“黎公”就是黎鹏举,生卒年不详,字冲霄,祖籍安徽合肥,其先祖明洪武间(1368———1398)屯兵福建卫所,至黎鹏举时,黎氏移居福建已6代。黎鹏举袭职为泉州卫千户,因抗击倭寇屡立战功迁升参将。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黎鹏举用计诱出盘踞在漳浦、后江等地的倭寇,予以狠狠打击,斩贼酋首200余级,升任指挥佥事。不久倭寇又从浙江南下福建沿海,一支抵达闽江口攻占五虎门等地,危及福州城。黎鹏举率水师在马尾罗星塔、闽安镇一带与敌血战,斩杀倭寇,焚毁倭船,收复五虎门等地后,乘胜追敌至长乐梅花一带,黎鹏举遂晋为参将。此时,在仑山、沙澳的万余倭寇甚嚣张。黎鹏举移师北上,在焰岭地区斩敌1560多人,倭寇溺死无数。从此福州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战斗胜利后,福州官绅在乌山神光寺设宴祝捷,欢送黎鹏举移守福宁州(今宁德地区)。当时对黎鹏举的评价是:“海枯石烂,惟将军寿无疆。乌山,郡之护山也,嵯峨磊落,与将军名俱永矣!故铭(乌山在,黎公在)而勒之。”
在寺后幞头岩上镌刻“黎公在,乌石在”六个大字,人称“黎公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