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
(2018-03-21 12:19:46)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课前交流:
同学们平时都喜欢干什么呢?(生交流)看来,同学们的兴趣爱好都非常广泛。准备好上课了吗?(师生问好)
一、例1
师:你知道吗?黄老师学校的同学们都热衷于篮球这项运动,瞧,学校一年一度“灌篮高手争霸赛”开赛啦!(课件:放学生篮球比赛视频)(这段视频我们提供)
师:谁能最终成为灌篮高手呢?在总决赛中将根据两位选手1分钟的投篮个数一决胜负。比赛分四轮进行,每轮1分钟。这是1号选手的比赛成绩。(1号:四轮成绩各为6个球。)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他1分钟的投篮成绩吗?
生:6
师:为什么?
生……
师:看来,1号选手的发挥非常稳定。再来看看2号选手的成绩,(课件)这下麻烦了,4轮成绩都不一样,那这回用哪个数来表示他一分钟的投篮个数比较合适呢?(6、4、3、7)
生:4(课件配合演示出虚线)
师:如果我是2号选手可不服气了,这些比4还多呢;
生:6(课件配合演示出虚线)
师:如果我是1号选手也不服气了,这些比6又少了;
预设A:
生接着说5
师:为什么你觉得5合适呢?
生:不多不少
师:你的意思就是把它们的个数都调得不多也不少同样多是吗?那到底该怎么调能让它们变得一样多呢?请同学们拿出学具动手试一试吧!
集体反馈,课件同步演示。
师:其它同学也是这样做的吗?那现在你们认为2号选手1分钟的投球个数用几来表示比较合适?(5)像刚才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个过程就叫移多补少。(板书)
师:除了这种方法,还有什么办法能找到这个数呢?
预设一:
生答先总后分的方法
预设二:
如学生答不出先总后分的方法,师:在刚才移多补少的过程中,有什么是不变的?
生:总数不变
师:那还能想到什么方法呢?
生答后分法。
师:就按这个思路在草稿本上算一算吧!请一人板演。
反馈,师问板演的学生: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说出3+4+6+7算出四轮投篮的总数,因为有4轮比赛,所以除以4。如果学生没有说到总数或轮数,教师要追问。)
师:像这样先把每轮投中的个数合起来,然后再平均分给这四轮,(板书:先合、再分)能使每一轮看起来一样多吗?(生:能)能代表他1分钟投篮的一般水平吗?(生:能)
师:其实,无论是刚才的移多补少,还是现在的先合再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原来几个不相同的数变得——生说同样多。
师:那得到的这个同样多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板书课题)求平均数时一般先求出几个数据的总和,再把它平均分成几份。
师:现在咱们回过头来看看,5是哪组数据的平均数?
生:3、4、6、7
师:咦,老师觉得奇怪了,5是2号选手第一轮投篮的个数吗?
生:不是。
师:第二轮呢?
生:不是。
师:那第三轮、第四轮呢?
生:也不是。
师:既然这个平均数5不是这四轮的投篮个数,那它代表的到底是哪轮的水平呢?
生:预设一是这四轮的总体(或平均,一般)水平,预设二是平均每轮的投篮个数。(如果学生答预设一,师说预设二并板贴:平均每轮投篮多少个?如果学生答预设二,师说预设一并板贴。)
师:其实平均数就是为了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拟的数。
二、例2
师:同学们,经历了篮球场上精彩的个人赛事后,让我们再次把目光投向更为刺激的踢毽团体赛现场。这是男生队和女生队的比赛成绩,比赛规则是这样的(课件出演示哪个队踢毽的总数最多,哪个队获胜)你觉得这样比赛公平吗?
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
生:因为人数不相等。
师:那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生:平均数
师:问什么?(请2生答)
生:因为平均数是代表平均每人踢毽的数量,所以这样比较公平。
师:是的,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好。就听你们的,用平均数来分胜负吧。(课件把规则改为:哪个队平均每人踢的个数多,哪队获胜?)首先咱们估测一下男生队的平均成绩可能是多少呢?
预设一:
生:20、21、22等比较合理的答案
师:为什么你们都不估24个呢?
生:最大的是24,我们要把多的数补给少的数,所以不可能是21。
师:那这个平均数一定会比24——(生说小)
预设二:26等不合理的答案
师:你们觉得26可能吗?(生说理,同上)
师: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还有新的启发吗?(如果生不答,师问:可能是16吗?为什么)
师:看来,平均数应该小于这组数据中的最大数,同时也要大于这组数据在的最小数。
师:同学们到底估测的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算一算吧!
集体反馈,课件演示。
师:这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
生:相同点——计算方法相同,都是先求到踢毽子的总数,再除以人数。
师:看来求平均每人踢的个数就是把几个人踢毽子的总数平均分成几份,求出每一份是多少。
师:刚才老师发现有几位同学在计算踢毽子总数的时候,算得特别快?我要采访一下,有什么好的决窍吗?
生1:介绍男生队的总数19+24+16+21+15凑整的方法
生2:介绍女生队可以移多补少的方法
师:这两位同学的计算方法真巧妙!
师:通过比较平均数,女生队的成绩更好。男生队的5号选手有话要说了。(课件播话外音:唉!如果我能多踢几个就好了,我们队的平均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你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
生:多踢几个总数就会多,平均数也会增加。
生:根据移多补少来分析。
师:难怪有人说,平均数这东西很敏感,任何一个数据的的风吹草动,都会使平均数发生变化,这正是平均数的一个重要特点。
师小结:今天这堂课我们认识平均数,还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其实平均数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让我们跟随着不同的小分队一起走进生活去寻找平均数吧!
三、练习。
1、师:首先跟随着环保小分队出发!(课件演示:四3班4个小组30位同学的回收矿泉水瓶情况用表格呈现:第一组16,第二组24,第三组35,第四组21),你能解决这两个个问题吗?(平均每人回收多少个?平均每组回收多少个?)
生独解决,只列式不计算。
汇报算式。
追问:为什么除以4?除以30又求到了什么?
2、师:接着看看运动小分队去了哪儿呢?
课件出示游泳池图,旁边有一块警示牌上面写着:平均水深110厘米。话外音:我的身高115厘米,到这里游泳绝对完全。
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为什么?
3、师?最后一站跟随第三支小分队走进敬老院,瞧,一位老爷爷正在发愁呢!(配话外音:今天看到一则新闻,说目前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1岁,我现在已经70岁了,看来只能再活1年了。)同学们,你们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来安慰一下老爷爷吗?
同学们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看来,平均数对我们的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还真有不少帮助呢,希望同学带着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