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的三个层次
(2025-08-11 17:30:48)法治的三个层次
法治有三个层次:法观念治,法制度治,法执行治。
法观念治是指用法的观念来塑造和引导人们的思想。通过普法教育使人们都接受法的观念,自觉用法思维来认识一切社会问题:凡符合法的要求的观念就接受,凡不符合法要求的观念就拒斥。由于人们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因而法观念治是法治的根基。历史表明:只有人人知法、尊法、守法、用法,法治才有可能实现,法治国家才能真正建立起来。法观念治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经过长久的法治教育,使人们都深切知道法的内容和意义,使法思维成为一种思维习惯,才能为法治实施奠定良好思想条件。事实说明,也只有人人都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才能根除腐败的思想根源,使人们真正做到“不想腐”。
法制度治是指用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来治理,这是法治的制度基础。法律制度体系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宪法制度,这是最高层次的法律制度,也是具有根本性的法律制度,所谓依法治国从根本上说就是依宪治国,具体法律制度可以经常修正,但宪法制度却要保持相对稳定性。二是部门法律制度,这是法制的主体内容,内涵极为广泛和丰富,从功能上说可分为实体法和诉讼法两大类,从适用性上说则可分为行政法、经济法、文化法等类型。三是法规体系,这是低层次的法律制度,其适用范围比较狭小,强制性亦较弱,但数量众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法律制度体系的功能主要是为人们的社会行为制定全面性网络性规范,使人们不能任意而为,这也是确保各级官员“不能腐”的制度基础。
法的执行是法治的关键。任何法制只有付诸实施和执行才能起到治国功能,如果有法不依,或执法不严,法治就是虚妄的存在。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针多年,但至今效果不理想,关键原因是执法不严所致。严格执法是指执法要及时、准确、公正、不受外界因素影响,这是严格执法的精髓。严格执法依赖于执法者的高素质和执法的检查监督机制保证。严格执法与执法从严不是一个概念,后者是执法的量的特征,前者则是对执法的质的要求。事实说明,只有严格执法才能起到使官员“不敢腐”的作用。因为一旦搞腐败,就会立即受到法律制裁,从而对其起到威慑作用。
法治的上述三个层次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整体,只靠单独一个方面是完不成法治使命的。我们在贯彻依法治国方针时,一定要在党的领导下,把普法教育、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严格执法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为一个系统整体,以发挥出真正的法治作用,也可起到使各级官员“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持久作用,保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