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性思维和价值性思维
(2024-11-22 10:44:57)本体性思维和价值性思维
思维有多种形式,诸如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系统思维、量化思维等等。本体性思维和价值性思维则是一对基本思维。
本体性思维是一种客观性思维,它解决的是事物本质及其规律是什么的问题,本体性思维也叫科学性思维,其特点是强调实事求是,忠实于事物本来面貌,而并不夹杂任何主观因素。一切科学理论的提出过程都是本体性思维的过程,而科学理论本身则是本体性思维的结果。所谓“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实质是本体性思维的问题,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则是本体性思维的延续。
价值性思维是与本体性思维相对应的思维形式,它是一种受主观因素支配的思维,其回答的是“为什么”和“什么样”的问题。例如“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就属于价值性思维的范畴。价值思维的出发点是人类主体的需要,标尺则是客体满足人类主体需要的程度:满足的程度高,客体的价值就高,反之则低。人类行为的原始动因都是受价值思维支配的,有什么样的价值思维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目的。故价值思维比起本体性思维对人类行为来说更为根本。
本体论思维与价值论思维都是人类所必备的思维,但二者对人类行为的功用又不同。价值思维决定着人的行为目的。任何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性的,这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而目的又是根据主体价值需要和客观事物的价值实际来确定的,如果一种事物的存在具有满足主体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价值,它就会被确定为主体行为目的,如果不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它就不会成为主体行为的目的。例如小麦若不具有食用价值,它就不会成为农业种植的目的,因而种植小麦的行为也就不会发生。我们搞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目的也是因为其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如果其无法实现这一目标,也就不会有中国式现代化行为。价值性思维只能提供行为动因,却无法决定行为结果,而欲取得行为结果,就必须得有本体性思维做基础。因为本体性思维能提供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这样就可以指导人们按照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去行动,从而取得行为的成功。例如不了解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规律性,在行为上就会出现无序性,脱离正确轨道,继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从而沦为空想。
由此可见,人类行为及其成功是由本体性思维和价值性思维共同决定的。其中,价值性思维是行为发生的原始动因,是行为目标的产生基础,因而我们必须学好价值性思维,拒绝价值无涉论。而本体性思维则是人类行为的基础和指导,是决定人类行为成败的关键,因而我们又必须学好本体性思维,反对恣意妄为。总之,我们欲保证行为的成功,必须把本体性思维和价值性思维结合起来,在目前就是要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共同富裕”和“民族复兴”的价值目标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