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南斗瓢
南斗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096
  • 关注人气: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华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守成

(2024-11-20 17:27:36)

中华文明的本质特征是守成

中华文明有很多特征,但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本质属于守成文明或以守成为基本特征

首先,中国历代政治家都崇尚守成。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的核心内容。而中国历代政治文明创始人都是崇尚守成的。这不仅表现在各个王朝的内部传承人都强调守护反对败家行为,而且在各个王朝的更替中政治领导者强调继承前一王朝事业传统的,例如为秦始皇所开启的“郡县制”全国行政管理制度就一直被延续至今,所谓“百代皆秦政法说的即是此事

其次,中国精神文化也强调守成。中国春秋时代产生了诸子百家的意识形态。其中占核心地位的儒家思想传承了两千年之久,至今还在为人处世方面起着规范作用,其间虽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丰富和发展,但这些丰富和发展都未能脱离孔孟学说的正道。此外如法家、道家、墨家、兵家、释家等学派也都不同程度地流传到现在,其古今内容也大同小异。再如技艺层面,中国社会也是非常注重守成的,所谓传承人制度既如此,而作为传承人的第一使命就是要接受前人的事业成果而将其传承下去。

中华文明的守成特征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小生产经济活动有直接关系。在自给自足小生产基础上,生产的发展主要依靠积累,一是生产资料的积累,二是生产技术的积累,而积累又是建立在维护以往生产成果基础之上的。这种情况称为守成文明形成的经济基础。

中国文明的守成特征在文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无中断与其守成特征有着直接关系;此外,这种守成文明也有力保证着中国社会的政治统一和领土完整,各个朝代的统治着大都把维护国家完整和统一作为自身的使命,这是中华传承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坚持中华文明的这一守成特征在今天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我们坚定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牢坚实的思想基础。事实说明,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文化不仅是中国亿万人民的选择,而且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选择,必须加以坚守。其次,有利于我们维护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历史表明,中国社会的前进和发展是建立在中国已有成就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坚持和发扬这些成就,中国社会才能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当然,在坚持中华文明守成特征的基础上,我们也应该用创新性来弥补中华文明之不足,在各个领域鼓励开拓新局面,特别要注重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我们的新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