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是效率与公平的对立统一过程
(2024-07-13 10:29:11)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是
效率与公平的对立统一过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效率与公平的对立统一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也是这二者的对立统一过程。只不过在阶级社会,这种统一是通过阶级斗争自发实现的,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则是共产党领导人民政府自觉实现的。
在唯物史观中,效率是通过生产力发展体现的,而公平则是通过生产关系变革来实现的。在任何社会发展中,生产力的发展都是基本的,长期起着作用。因为生产力的使命就是生产社会物质财富,而离开物质财富,任何社会都无法生存,物质财富越发展,社会也就会越强大,故一切社会统治者都必须把发展生产力、增加物质财富放在第一位,这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光是发展是生产力和增加物质财富又是不能保证社会平稳发展的。这是因为,社会是一个由诸多人组成的群体,由于个体主客观条件的不同,群体必然产生两级分化,结果导致一小部分人掌握巨量社会物质财富,而多数人则陷于贫穷。贫穷的大多数必然要求公平掌握社会财富,而在以往社会中,极少数群体(剥削阶级)不会满足被剥削大多数人党的这一要求,于是社会冲突发生了,而阶级冲突最终结果必然是推翻旧统治阶级,而代之以能够缓解社会公平问题的新统治阶级,于是社会在某种程度上恢复了公平,重新获得发展生产力的条件。应该指出,在社会革命期间,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无疑是第一位的任务,而效率问题则必然屈居第二位。只有在革命完成以后,效率问题才会重新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位问题,从而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动力。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与以往社会发展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够凭借政府的力量自动调节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在计划经济时代, 党把维持社会公平放在首位,同时也不忘发展社会生产力,解决效率问题,我们党把处理这一问题的公式概括为“抓革命,促生产”。历史表明,这一处理方法,保证了社会公平,但在提高物质财富生产效率方面却不够理想。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改变了做法,把提高物质财富生产效率放在了第一位,同时注意抓好“共同富裕”的问题。事实说明,我国的物质财富确实大为增加了,目前已占世界第二位,然而在两极分化方面,即保证社会公平方面却又出现了一定问题,以致现在不得不用相当精力加以解决。由此可见,要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稳中求进”式发展,就必须妥善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即既要注意提高物质财富的生产效率,又要注意搞好“共同富裕”,二者的重点可以改变,但却任何一点都不可忽视。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谈到社会主义本质问题时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其中前两句说的是效率问题,后三句说的是公平问题。他老人家讲的既符合马列主义基本要求,又带有鲜明的中国社会特色,是多么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