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应以现代问题意识为引领
(2023-08-15 20:49:34)现代化应以现代问题意识为引领
现代化是在现代意识引领下的实践过程,现代意识包括诸多内容,诸如现代政治意识、现代经济意识、现代教育意识、现代科技意识等等。但无论什么现代意识都是为了解决现代问题服务的,故现代意识首先是现代问题意识。
现代问题意识是人类在现代生存实践中产生的。现代人生存实践需要物质、能量和信息等各种资源,但客观世界并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于是产生矛盾,而矛盾就是问题。例如人们在现代生产实践中遇到了生态环境瓶颈问题,不保护好生态环境,人类自身生存都会受到威胁,于是生态环境问题出来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意识就是现代环境问题意识。有了这个现代问题意识以后,围绕着解决这个问题的现代环境意识才发展起来,继而有了现代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又如我国近年有人口生育率过低问题、高科技发展被卡脖子问题、腐败多发问题、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如何实现共同富裕问题等等,这都是现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意识就是现代中国问题意识。除此之外,在科学技术领域还有小行星碰撞地球问题,星际空间探索问题,核聚变问题,量子通信问题等也都是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问题,有关这些问题的意识是人们在现代生存实践中产生的现代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提出新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爱因斯坦本人也正是由于提出并抓住了物质运动速度与时空关系问题而创立了相对论这一伟大理论的,一切科学史上有作为的科学家之所以能做出他们的成就也都与其善于发现并抓住时代的问题有关,即与其有强烈的时代问题意识有关。因而要发展现代意识,必须首先鼓励人们发现现代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这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重要精神条件。
现代问题意识是原始创新的导火索。我国现在的创新在在数量上名列世界前茅,这从每年的专利申请量上即可看出来。然而科学上重大原始创新却乏善可陈,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国人现代问题意识普遍不强。这当然与我国目前基本上尚处于科技发展的追赶阶段有关,既然处于追赶阶段,有些前沿问题就难以接触到,因而现代问题意识也难以产生,解决现代问题的意识能力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此外也与我国教育体制有关。我国传统教育体制至今是填鸭式的,而不是研究式的,这种填鸭式教学不可能接触到各种现实问题,因而也就难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而发展研究式教学,就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展开,特别是以现代前沿问题为中心展开,这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待学生养成习惯后,毕业深造时就有可能走上原始创新之路。
总之,现代问题意识是各种现代意识的前导,我们树立现代意识必须以发展现代问题意识为引领,而中国式现代化过程应当是以解决各种中国现代问题为导向的过程,而不是盲目跟从西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