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
(2023-08-15 09:29:36)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
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只有一字之别,但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中国现代化是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搞清二者关系有利于我们更好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念并在实践中获得成功。
首先,二者的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中国现代化早在上一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提出来了,当时针对的是国家经济落后及其与现代化国家的差别状况,其目的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尽快赶上并超越西方发达国家,跻身于世界先进水平,以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中国现代化的重点是“现代化”。而中国式现代化概念则是在党的二十大上正式提出来的,针对的是西方现代化经验对中国现代化之路的影响,其目的是要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同样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但其现代化的重点是“中国式”。
其次,二者的任务不同。中国现代化是针对当时落后的中国经济状况提出来的,因而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包括工业生产力、农业生产力、国防工业生产力、科技生产力,等,重在现代化的内容。而中国式现代化则是针对中国特色提出的来的,其主要任务是突出中国现代化的经济特色,包括经济系统构成特色、结构特色、服务于人民的功能特色、以及国际交往活动特色,等,重在现代化的形式。
最后,二者的历史地位不同。中国现代化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长期使命,是实现民族振兴的根本途径,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根本地位,也是中国亿万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中国式现代化则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使命,是确保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决定性地位。不讲中国特色,中国现代化成果就难以满足中国亿万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因而也难以得到最广人民群众的支持,从而获得无限伟力。
中国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虽然有上述区别,但他们又是有共性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只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才能实现,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则是现代化的核心动力。中国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又是密切相关的:二者之间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历史任务和现实任务的关系。当前,我们应该集中精力在实现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形式上,同时不忘现代化的内容本身,要使中国特色形式为现代化内容服好务。总之要努力把中国现代化的内容与中国特色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中国现代化的完美体系。